2019年11月08日15:05 來源:河南經濟廣播
大象新聞·經濟廣播記者閆靜
今天是11月8日,對于有一群人來說這個日期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它就是記者節。
第20個記者節。這條新聞,我們寫給自己。
昨日晚上,“好記者講好故事”特別節目在河南衛視播出。來自全省新聞戰線的13位優秀新聞記者通過他們的所見、所聞、所為,講好河南故事,助力中原出彩。
經濟廣播記者杜青林講述了一位奮斗在車間一線的“女戰士”——王杜娟的故事,《用柔弱之肩扛起大國重器》
記者是什么?
地球不爆炸
記者不放假
宇宙不重啟
記者不休息
風里雨里節日里
記者不在新聞現場
就是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
▲記者曉暉采訪組圖
逢年過節
他們依然堅守崗位
用手中的筆和話筒
播報著別人家的團圓
暴風驟雨
他們習以為常
暴雪天氣
他們身體力行告訴大家
風有多大,雪有多猛
▲暴雪中,記者怡揚、開山在采訪
他們用鏡頭
記錄世間萬象
他們用筆桿
報道民生民情
▲記者曉暉、書麗在田間地頭
面對突發新聞
他們總是想盡辦法逆行而上
生怕漏掉任何一個
有價值的線索和細節
▲暴雪中留下記者的腳印
為了做好選題
他們不分白天黑夜
一天二十四小時
你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記者肖立追蹤線索
記者
是一個平凡而辛苦的崗位
早起晚睡是日常
風餐露宿很平常
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也有自己的愛恨別離
▲記者書麗、黃欣在全國兩會
記者
又是一個不普通的群體
他們珍視理想,守望社會
選擇做記者
就是選擇了奔走和忙碌
選擇了勇敢和責任
▲記者肖立在田間奔走
選擇當記者你以為是因為下面這些理由嗎?
不!
我們知道肩膀上的壓力,
采訪、編輯、直播、
修圖、剪輯視頻、H5……
還有,任何時候保持網絡“新鮮度”
……
全媒體時代,
新鮮事物層出不窮。
我們一直在追趕、追求新知,
勤于學習、努力轉型,
爭做融合報道的多面手。
我們用十八般武藝擁抱新時代,描繪夢想。
總有一種力量,
讓我們淚流滿面,
總有一種力量,
讓我們奮勇前行,
堅守職責使命,
與時代同頻共振。
不忘初心,我們永在路上。
加油,新時代的記者們!
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了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來自多家媒體的優秀記者講述他們參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輿論監督報道的故事。
從2011年以來,新聞戰線每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今年活動已經進入了第十個年頭。改造工程的管線、揚水設施難免要從村民的地里經過,線路怎么走,大家的意見并不統一。
從2011年以來,新聞戰線每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今年活動已經進入了第十個年頭。改造工程的管線、揚水設施難免要從村民的地里經過,線路怎么走,大家的意見并不統一。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開展好“新春走基層”活動暨“脫貧攻堅一線見聞”主題采訪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會后,參加“新春走基層”媒體編輯記者分別前往脫貧攻堅一線展開集中采訪。
雄松鄉夏亞村村民 阿旦:如果雨水不好的話,(青稞)產量200斤以下,有時候還要到縣里去買1000斤到2000斤糧食。 拉薩市達孜區幸福新村居民 次仁俊美:學好以后開個小餐館,慢慢就家里全部好起來,過上幸福生活。
《湖南日報》近日報道,白竹田村是永州日報社的扶貧聯系村。在第20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永州日報社26位“記者媽媽”用心用情呵護小桂花的故事,無疑為這個節日增添了溫暖的情愫,是新聞戰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8月18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總結座談會在甘肅會寧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的重要指示精神,號召全國新聞戰線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原標題:“‘美麗西藏’——新時代·幸福美麗 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在拉薩啟動 13日上午,“‘美麗西藏’——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座談會暨活動啟動儀式在拉薩舉行,11家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記者出席。
在傳統家庭中,父親的角色經常缺席孩子的成長。去年的父親節,女兒來不及準備禮物,便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和“吻”,“爸爸你看,你有一個這么大的女兒了,開心不。無論是一朵樸素的花,還是一支意義非凡的筆,在朱桂根心里,沒有什么比女兒的心意更重要。
共和國的奮斗史詩,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共和國的奮斗史詩,激蕩著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讓我們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奏響新時代的奮斗旋律,勠力同心邁向民族復興的光輝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