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8日10:39 來源:河南法治頻道
5日,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正式對外發布。這份近2萬字的文件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中很多內容涉及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下面這些舉措值得重點關注。
就業和收入1、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2、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歧視。3、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完善直接稅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 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5、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健康和養老1、堅持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完善國民健康政策,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2、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3、加快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4、加快落實社保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制度。5、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6、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聚焦增強人民體質,健全促進全民健身制度性舉措。
(記者李心萍)近日,人社部對外發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運營2019年度報告。自2016年底正式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較好地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為推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運營2019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各省份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今天(24日)對外公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運營年度報告(2019年度)。根據報告,截至2019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已先后與22個省(區、市)簽署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10930.36億元,均為委托期5年的承諾保底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具有中國特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既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促進了改革發展成果共享,又釋放了消費潛力、擴大了內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為做好2020年度社會保險費征繳和相關待遇核定工作,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省企事業單位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將按照新的標準繳納。省人社廳、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日前聯合下發《關于公布2020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的通知》,新的繳費基數上下限及繳費標準從2020年7月1日起執行。
在王連街道趙家山村的暖心食堂,參加過抗美援朝的96歲老戰士畢家振給學生們講述那段艱苦卓絕的奮戰經歷,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永續傳承。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文安路社區居民:靠我手指的這個方向,往食堂走的這個地方,飯店里的油往下水井里倒,倒得磨磨嘰嘰,淌得能有十多米。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23日在人社部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已全面完成,惠及退休人員超過1.2億人。
一本戶口簿、一張社保卡、一份養老金,記錄了重慶市渝北區“阿妹”生活的大變樣。一些省份反映,在推進貧困人員應保盡保過程中,存在部分貧困人員戶籍不在本地,難以在建檔立卡認定地參保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社會保障網不斷織密扎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養老、失業、工傷3項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6.9萬億元,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規模突破萬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超過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