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07:22 來源:大象新聞
2019年11月1-5日,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oachim Frank夫婦、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Frances Zhao一行3人應邀訪問河南大學。Joachim Frank受聘河南大學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校長特聘教授,并為河南大學師生作報告。
11月2日上午,“Joachim Frank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在金明校區行政樓249報告廳舉行,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出席此次活動。宋純鵬在致辭中對Joachim Frank加盟河南大學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表示,河南大學地處中原腹地,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大學。2017年9月,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目前正處于重大發展機遇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世界名校,Frank 教授是世界一流科學家、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此次加盟河南大學將有助于進一步加強兩校之間的全面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對于提升河南大學國際化辦學水平和學校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參加活動師生的熱烈掌聲和共同見證下,宋純鵬代表學校為Joachim Frank頒發“河南大學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河南大學校長特聘教授”聘書。
聘任儀式結束后,Joachim Frank做客河南大學“中原生命科學論壇”,作了一場題為“Single-particle Cryo-EM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Visualiza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in Their Native States(單粒子冷凍電鏡——生物分子在其自然狀態的可視化)”的精彩學術報告。300多名生物、醫學相關專業師生參加了報告會,會場座無虛席。師生們在問答環節爭相與Joachim Frank進行學術對話與交流,探討單粒子冷凍電鏡相關問題,氣氛非常熱烈。
Joachm Frank一行還在生河南大學命科學學院,與相關科研骨干進行座談,就人才研究、科學研究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初步在科研合作、蛋白質結構和功能解析,冷凍電鏡平臺的建設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此外,Joachim Frank一行還實地參觀了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邁克爾·萊維特: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我對中國的技術特別著迷,我熱愛中國的技術,我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我都在使用。
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邁克爾·萊維特: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我對中國的技術特別著迷,我熱愛中國的技術,我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我都在使用。
在30日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和副主席邁克爾·萊維特稱贊論壇在特殊時期實現了全球科學家的一次難得的交流。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邁克爾·萊維特: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我對中國的技術特別著迷,我熱愛中國的技術,我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我都在使用。
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邁克爾·萊維特: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我對中國的技術特別著迷,我熱愛中國的技術,我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我都在使用。
在30日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和副主席邁克爾·萊維特稱贊論壇在特殊時期實現了全球科學家的一次難得的交流。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邁克爾·萊維特: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我對中國的技術特別著迷,我熱愛中國的技術,我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我都在使用。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
與吉野彰一同獲獎的美國科學家約翰 古迪納夫,當時已97歲高齡,他因此打破了諾獎得主的最大年齡紀錄。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12月10日,諾貝爾頒獎儀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圖為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右)為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伯納德·費林加頒獎。
(原標題: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法兩位科學家,表彰她們開發出基因組編輯方法) 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就職于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詹妮弗·杜德納,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部分西方政客和媒體不斷抹黑中國。他希望美國政客能夠公布“病毒是從武漢實驗室泄露”的證據,然而從實際來看,這僅僅是為了美國大選的政治需要。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3位科學家,分別為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維丁漢姆(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