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18:57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
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可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癥,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該藥為全球首次上市,將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這款名為“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原創新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率領的團隊堅持22年,在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與上海綠谷制藥的接續努力下研發成功。
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思維判斷能力等會像被腦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癥協會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800萬患者,每3秒鐘還將增加一個新病例。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癥的危害越發顯現。
全球用于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藥物目前只有寥寥數款。各大制藥公司在過去20多年里相繼投入巨資研發新的藥物,大多宣告失敗。該領域已有17年無新藥上市。
據了解,共有1199例受試者參加了“九期一”的1、2、3期臨床試驗研究。其中3期臨床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牽頭組織、在全國34家三級甲等醫院開展,共完成818例受試者的服藥觀察。整個臨床試驗由全球知名的新藥研發外包服務機構艾昆緯負責管理。
為期36周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九期一”可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安慰劑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認知功能改善顯著,認知功能量表評分改善2.54分(p < 0.0001)。不良事件發生率則與安慰劑組相當。
耿美玉介紹,臨床前作用機制表明,“九期一”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癥,降低β淀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靶向腦—腸軸的這一獨特作用機制,為深度理解“九期一”臨床療效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自己走過的地方 也想帶奶奶見證一下 網友們看了之后 表示奶奶太可愛了 這樣的祖孫情令人羨慕 是啊,衰老是自然規律 意思是人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樣 那就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他們吧 一位年過5旬的女兒
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群體中,有不少90后甚至不乏95后的身影。在中日友好醫院的支援隊伍中,護士長趙培玉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她說自己那時就和鄭瓊現在年紀差不多。
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群體中,有不少90后甚至不乏95后的身影。在中日友好醫院的支援隊伍中,護士長趙培玉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她說自己那時就和鄭瓊現在年紀差不多。
于玲說,“總有一天自己會離開孩子 必須‘狠心’讓她獨立學走路。我接你回家。只為尋找患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伴 閻寶霞 提到她,王玉明哭得像個孩子 謝謝你,我的老師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就盼著有特效藥,哪怕只是緩解癥狀。”作為一名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家屬,王磊(化名)最近一直在關注著 “九期一”的最新動態。
我國首款阿爾茨海默癥創新藥預計年底上市 患者每月負擔不超3000元讓普通家庭吃得起“九期一”失智照料中心的護工與81歲阿爾茨海
我國首款阿爾茨海默癥創新藥預計年底上市 患者每月負擔不超3000元 面對“量表”的問題,張振馨直言,之前使用的量表并不能準確地反映出輕度患者的狀態,“那是針對中重度患者的。
重磅!國產原創新藥獲準上市 ,阿爾茨海默癥終于迎來新藥
4月25日,四川成都某小區一位80多歲老太太從14樓家中翻窗,沿著樓外立面的百葉窗徒手爬下,極為驚險!老人一直爬到5樓,被物業救下。小區物業稱,老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癥,家人外出怕她亂跑迷路所以將其反鎖家中。家人也沒料到她會從窗戶翻出來。
在醫藥界,阿爾茨海默癥就像是一座難于攀登的高峰,現有治療手段無法延緩和阻止阿爾茨海默病病癥的發展,2003年以來全球無老年癡呆新藥上市?!薄 ∶绹死蛱m診所教授杰弗里·卡明斯評價該藥稱,可持續穩定地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了全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