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3日12:05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盤和林認為,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企業家精神不僅能夠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升勞動生產率,還能促進企業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堅實基礎。
前段時間,筆者作為隨團專家,參加了“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考察調研了廣東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深切感受到了當地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的精神。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有一個“遇到綠燈往前走,看到黃燈趕緊走,碰上紅燈繞著走,沒有燈就摸著走”的說法。其實,這描述的是廣東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初期如何利用中央政策發揮“點石成金”的作用,其反映的正是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回顧廣東民營企業發展史,可以發現,在這場史無前例、波瀾壯闊的改革中,正是老一代民營企業家們敢為天下先,沖破種種束縛,才抒寫出今天廣東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壯美詩篇。
如果說改革初期,廣東的民營企業家們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需要冒險精神,那么今天,廣東民營經濟站在了一個國際化競爭的新起點上,背后的重要支撐就是“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
作為全國民營經濟大省,2018年,廣東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60%左右的投資、70%以上的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95%以上的市場主體。作為全國民營經濟的領航者,如此傲人成就的取得,依靠的也是廣東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正是這樣的創新精神與冒險精神,共同構成了企業家精神兩個最重要的維度。
近年來,廣東省依靠技術創新而快速成長的民營企業比比皆是。專注于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研究的企業優必選,通過成立實驗室、研究院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出編程教育機器人、智能商用服務機器人、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等產品,打造了“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的智能服務生態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一家民族汽車品牌,比亞迪在全球率先實現純電動重卡商業化和規模化運營,2009年創造性地提出了“城市公交電動化”的概念,2010年第一批電動大巴在深圳上線。如今的深圳,已經成為了全球首個公交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比亞迪也成為首個進入歐、美、日、韓等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民營企業禾信儀器,不僅在國內質譜儀領域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還填補了國際質譜領域光端環保儀器的空白……
除此之外,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8萬家,約占全國總量的21.6%,居全國首位;2019年上半年新增高成長中小企業44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家。
值得強調的是,這種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企業家精神不僅能夠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升勞動生產率,還能促進企業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堅實基礎。另外,積極的企業家精神能夠為企業產品質量背書,促使企業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穩定消費者群體。
廣東民營經濟取得今天的成就,與眾多民營企業家所凝聚的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精神密不可分。在民族復興的背景下,我國的企業家應以廣東民營企業家為榜樣,敢于突破、勤于創新,積極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帶領企業走出舒適圈,實現更多的技術突破,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當然,在發揚企業家精神方面,政府也責無旁貸。各地政府應敢于放權,減少制度掣肘,提供政策優惠,給予企業更多的發展空間,鼓勵企業大膽創新,為培育良好企業家精神提供有益環境,讓民營經濟及民營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近期,正在江蘇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點贊了一位企業家,稱他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時指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他們告訴總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及時有力到位,要不此次疫情期間“很難挺過來”。離開公司前,李克強對三全公司員工寄語道,你們在做食品行業,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爭取美味第一,三個全是第一。
7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負責同志,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企業是現代經濟的細胞,企業家肩負著領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成長、健康發展的重任,是企業的靈魂與核心。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需要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渡難關,企業家在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之際。大河之南,中國500強企業大咖云集,以“育新機、開新局:變革中的大企業發展”為主題,圍繞企業如何適應新的形勢變化要求,堅持改革發展、創新發展、升級發展,培育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新優勢,創建一流企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各大企業在物資生產供應、帶動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6次提及“市場主體”這個概念,并針對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作出具體要求。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市場主體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
布蘭斯塔德大使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過去幾十年在發展方面取得了出色的進展。汪文斌表示,我們注意到布蘭斯塔德大使的有關表態,對此表示贊賞。對此國際社會和美國的有識之士自有公論。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在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時,習近平表示,要聽聽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十四五”時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開門見山,說要聽聽大家對“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意見和建議。
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的微觀基礎。這為1億多市場主體和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強勁動力,對于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厚植企業家精神土壤,壯大企業家群體,點燃企業家創業激情,有利于激發內生動力,推動市場主體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