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1日11:34 來源:中國日報網
從破舊的茅草屋到鋼筋混凝土的高層保障房,從泥濘的鄉村土路到平整的高速公路,從條件簡陋的衛生所到設備完善、運轉良好的地區醫院,這些令人驚嘆的變化在中華大地接連上演,中國似乎穿越了時光隧道。20世紀初,中國正值內憂外患,戰火紛飛,人民食不果腹。從1949年至2019年,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政府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數億人口擺脫了極端貧困。
如今,中國呈現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老百姓豐衣足食,國內外企業蓬勃發展、競相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購買力。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優先要務,通過周密地規劃、高效地執行,中國取得的發展奇跡令人驚嘆。
1979年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中國決定向世界敞開大門,加快現代化進程。2001年,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迎來飛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積極開展多邊、多領域的國際商貿合作。此后,中國前進的腳步再未停歇,一步一個腳印地在世界舞臺上站穩了腳跟。同時,中國聚焦消除內陸農村地區的極端貧困、建設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并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勞動力素質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我認識很多上世紀90年代從美國大學畢業的中國知識分子,他們決定回到祖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推動國家發展。中國的發展及現代化,與中國的人民、知識分子和海外僑胞緊密相連。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背景、各行各業的人們的努力奮斗,中國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而且,中國的發展奇跡仍在繼續。
中國不僅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還積極滿足城鄉居民的社會需求,在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公共衛生服務和推動性別平等等領域取得長足進步。中國的發展政策以人民的共同利益為出發點。因此,除了城鄉面貌發生巨變之外,中國在提高人口識字率、減少貧困、醫療保障、女性權利保障等方面同樣取得驕人的成績。其中,婦女和兒童是受益最大的群體。
隨著中國的發展繁榮,中國的跨國界人文交流以及與世界的互聯互通也在蓬勃發展。中國堅持共同繁榮的原則,通過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尋求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以促進國際貿易流通和亞歐大陸的人員流動。如今,中國的鐵路網絡四通八達,已開通從內陸地區至中亞、東歐和西歐的貨運專列。這條鐵路走廊沿線國家的經濟潛力得到釋放,進而推動了區域及洲際商貿活動的發展。
中國的發展奇跡令人備受鼓舞。中國政府以服務人民、富民興國為中心,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中國崛起的積極影響將在未來幾十年在全國范圍內繼續顯現。
(本文作者為環境工程師歐內斯特·葉)
英國保誠集團首席執行官韋立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成功故事充滿活力,他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中國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舉措,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韋立思說,“我們致力于在這些充滿活力的成功故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以“中國力量”激蕩開放合作旋律,各國精誠合作、砥礪前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必將讓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說起國際政壇上擅于變臉的政客,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絕對名列前茅。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莫里森聲稱要與中國進行接觸的同一天,澳大利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賦予聯邦政府否決各州與外國達成的任何協議的權力。
【簡介】針對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將對中國共產黨員收緊簽證政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說,中方敦促美國政府以更加理性、冷靜和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放棄對中國共產黨的仇恨和不正常心理。
針對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將對中國共產黨員收緊簽證政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說,中方敦促美國政府以更加理性、冷靜和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放棄對中國共產黨的仇恨和不正常心理。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創下2017年9月以后的新高。這么多人關注中國經濟,這么多人看好中國經濟,因為全球是一個大家庭,世界經濟低迷,現實困難需要大家同舟共濟、攜手應對。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我們希望美方睜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國,順應時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情。
“我贊同中國國家主席長期以來的信念,即拓展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并以此為堅實基礎,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構建共同體。同樣令外國政要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面前展現出的定力與決斷。
“我贊同中國國家主席長期以來的信念,即拓展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并以此為堅實基礎,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構建共同體。同樣令外國政要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面前展現出的定力與決斷。
消除一切形式的極端貧困是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在2012年后提出了新的減貧時間表,“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