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17:59 來源:映象網
南京鐵路公安處成功破獲一起制售假票案件。據辦案民警介紹,近期南京鐵路公安處開展“2019秋風戰役打票販”專項行動,刑警支隊聯合中華門所、江陰所、南京南所民警通過縝密偵查、分析判斷,搗毀了隱藏在上海某小區內的一處制售假火車票的窩點,當場繳獲假火車票19張,火車票半成品1095張,假公章138枚,各類假發票底版若干。(揚子晚報網10月23日)
“造假售假”是利益的產物,車票的供不應求催生了假票。他們制假獲得火車票,再以高價賣給真正的火車票需求者,賺取“不義之財”。筆者認為,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是多個部分組成的,造假售假的生存法則還需多方多制來打破。
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快鐵路建設的步伐,使得鐵路運力不斷提升,出行壓力得到了大大緩解,然而仍存在著一些不滿增加的流動人口的“需求漏洞”,使得寄生在產業鏈上的造假售假得以有恃無恐的存在。在倒賣車票時由于違反法律法規面臨著受到制裁的風險成本,然而這一成本在國內是偏低的。被抓后一般多以批評教育和少量罰款為主,經過倒票行為成本與收益之間分析權衡,票販子愿意冒險從制假中獲得巨大利益。
隨著現代化通訊技術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售假的作案手段日益高級化和科技化,漸漸摒棄易被抓到的“車站尋找目標”,開始通過QQ、微信、微博、貼吧等社交媒體發布倒賣車票的信息,足不出戶,坐等上鉤。網絡倒賣利益鏈牽扯甚廣,呈分散而廣泛的態勢,加之網絡監管松懈,很多造假售假都是團伙作案,一個倒下另一個又起來,流動作戰,很難徹底清除。這樣的行為損壞了旅客利益,破壞了火車票正常的流通秩序,最終給國家利益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損害。然而如今很多旅客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主動尋求票販幫助,這就為票販敞開了攫取利益的大門。
打擊“制假售假”,治理鐵路系統中的假票現象是一個綜合系統的大工程,需要經濟、法律與制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更需要從我做起,每個人自覺抵制,讓假票不再有“生存的土壤”。(高煒晨)
近日,重慶南岸警方破獲一起制假售假案,抓獲嫌疑人兩名。據辦案民警介紹,嫌疑人制造銷售假冒偽劣飛天茅臺,制假窩點衛生條件不堪入目,甚至用絲襪套漏斗進行灌裝。
假酒假包泛濫,過期食品繁多,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對假貨睜只眼閉只眼,讓假冒偽劣大行其道。對此亂象,不能聽之任之,要敢于動真格,依法嚴厲整治,落實平臺監管責任,堅決遏制這股制假售假歪風。
為依法及時從重、從快打擊破壞疫情防控的相關犯罪,著力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加快輕罪案件辦理進度,防止超期羈押,依法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利,同時確保在刑事案件辦理中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防止疫情傳播,近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司法廳聯合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依法、規范、高效運用信息化技術辦理刑事案件的通知》,對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辦理刑事案件作出規定。
《意見》提出,上級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下級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及時研究解決查處涉及疫情防控案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辦案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及時公布典型案例,形成對違法分子的有力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