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11: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授予42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在著名的“八六海戰”中立下戰功的麥賢得被授予“人民英雄”稱號。
頭部中彈 命懸一線
仍堅持戰斗
五十四年前的那場海戰,麥賢得一生都不會忘。
那是1965年8月6日的凌晨,在福建省東山島兄弟嶼的東南海域上,突然響起的炮聲打破了黎明的平靜。國民黨海軍獵潛艦“劍門號”、“章江號”與解放軍海軍參戰部隊打響海戰,這就是著名的“八六”海戰。作為海上第一梯隊,20歲的輪機兵麥賢得所在的611護衛艇高速向敵艦方向開進。
麥賢得:“凌晨4點多,兩艘敵艦就過來了。因為一條艦的噸位等于我們四條艇,當時我們就是猛打猛沖。”
在一片炮火聲中,離敵艦最近的611艇被炮彈擊中,而在機艙緊張待命的麥賢得也被彈片擊中頭部。說起麥賢得當時滿臉鮮血的樣子,時任611艇機電班長的黃汝省仍然心疼不已:
黃汝省:“當我們的指導員給他包扎的時候,他不讓包,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包也得包啊,硬要給他包,包好以后讓他坐下不要動了,但是人一走開,他又要來檢查機器。”
炮彈擊中了611艇的艇底部分,動力艙開始進水,艦艇不停搖晃。如果不盡快排水堵漏,發動機就會被海水浸泡而停止轉動。在一片漆黑中,滿臉鮮血的麥賢得什么也看不見,只能一步一步靠平時的記憶摸索著找到前機艙。命懸一線之際,他依然牢牢記著自己的使命:保障機器運轉。
麥賢得:“我的工作,保障機器運轉。”
危急之中,麥賢得奇跡般地從數臺機器、幾十條管道里,檢查出只有手指頭大小的一個油閥螺絲被震松了。用扳手擰緊螺絲后,停擺的611護衛艇又恢復了動力,這為扭轉戰局起到了關鍵作用。
麥賢得:“當時我們不怕,一點都不怕,這個是軍人的硬骨頭。”
被毛主席稱為“螞蟻啃骨頭”的“八六”海戰勝利了,傷勢過重的麥賢得卻倒下了。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醫生對重傷昏迷的麥賢得進行全力搶救。經過四次手術、長達一年的治療,麥賢得終于醒了過來。
時任611艇機電班長的黃汝省:“他在病房里面昏迷不醒,全國人民都在盼,結果有一天他醒了。那時候早上一起來,就放《東方紅太陽升》這首歌,在唱《東方紅》的時候,他醒了。護士長淚流滿面啊,走出病房,告訴大家‘麥賢得醒來啦,麥賢得醒來了’,她眼淚就在那里掉。”
永遠的“鋼鐵戰士”
1966年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麥賢得“戰斗英雄”稱號,榮立一等功。人民解放軍海軍授予611號護衛艇以“海上英雄艇”稱號。去醫院探望麥賢得的賀龍元帥看到他頭上長長的傷疤后,豎起大拇指稱贊他:為黨,為人民立了功。麥賢得一字一頓艱難地說出了三個字:還不夠!
麥賢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打敢沖,永不怕死。”
麥賢得的傳奇故事很快被寫成《鋼鐵戰士麥賢得》一文在報紙上刊發,還被編入小學課本、做成連環畫出版發行,向鋼鐵戰士致敬的信件從各地源源不斷地涌向麥賢得。麥賢得的妻子李玉枝至今沒忘,收到的第一封信是來自湖北省秭歸縣480多位青年團員寫的集體信,信里說,麥賢得正是新時代需要的英雄。
麥賢得:“新中國的建立,有共產黨,保衛祖國的江山,保衛祖國的領土的完整,一代一代傳一代,把祖國放在心中永不變,心中要有祖國。”
在麥賢得的右前額,有一塊疤痕至今依稀可辨。那塊長7厘米,寬2.5厘米,厚2.5厘米的彎鉤狀彈片最終讓麥賢得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幾乎全部喪失。同時,右邊肢體萎縮,并留下嚴重的外傷性癲癇。盡管傷痕累累,李玉枝仍然滿懷感恩,麥賢得能夠迎來新生。
李玉枝:“那時候給我們那一代人確實是很震撼,是學習的榜樣。特別在那個年代英雄輩出的年代,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老麥是搶救過來的,是黨和人民給他的第二次生命,他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鋼鐵戰士。”
有國才有家
要把祖國和人民永遠放在心中
為了紀念“八六海戰”,每年的8月6日,成為麥賢得的重生“生日”。為了紀念這份與大海的情緣,麥賢得、李玉枝夫婦為一雙兒女分別取名“海斌”和“海珊”。兒女們也都一直記得,父親平時話不多,卻經常會跟他們念叨的七個字:沒有國,就沒有家。
麥賢得:“靠黨,靠社會主義祖國,青春永不變。生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為黨,為人民,前進,前進,再前進!”
退休后的麥賢得仍然閑不住,他時常說,自己機電兵出身,就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哪里需要就搬往哪里。麥賢得經常奔波在廣州、汕頭的多所學校,給學生們講述當年的故事。汕頭市聿懷中學副校長洪淑蕓說,麥賢得能夠站在講臺上演講,對于學生來講,是莫大的激勵。
副校長洪淑蕓:“我們學校想請英雄到學校來,跟我們的孩子講一講他的事跡,我想,麥老親身到那里講,對孩子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鼓舞。英雄的事跡和精神應該讓孩子們去了解,讓他們去發揚!”
面對“人民英雄”這個稱號,麥賢得說,他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無論什么時候,他都永遠會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
麥賢得:“我自己做得不夠,這個榮譽依靠黨,中央軍委的命令到哪里,我就做哪里!聽黨的話,把生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一代一代傳一代,祖國的花朵紅爛漫!”
隨著越來越多的援鄂醫療隊到來,金銀潭醫院的醫務人員終于能稍稍喘口氣,而張定宇卻停不下來。如今,擔任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的張定宇,仍堅持每天花1/3的時間到金銀潭醫院工作。
93年時光荏苒,中國歷史上誕生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軍隊,風云激蕩煉初心,浴血榮光鑄軍魂;93年歲月征途,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世界一流軍隊闊步邁進,肩負使命踏崢嶸,百煉成鋼建偉業。
麥賢得,男,漢族,中共黨員,1945年12月生,廣東饒平人,原91708部隊副司令員。他的英勇戰斗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在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鋼鐵戰士”。榮立一等功,榮獲“八一勛章”和“戰斗英雄”“全國自強模范”等稱號。
付立志當連長后,連隊先后被軍分區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2013年6月17日,團隊組織第六屆“愛軍精武”比武,正在河南老家休假的付立志本來不必參加,但不放心連隊的他,最終回到部隊。
連日來,陸軍第82集團軍某合成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練兵備戰,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軍事訓練影響,努力做到練兵備戰和疫情防控“兩不誤”。2008年5月13日凌晨,武文斌所在部隊接到緊急赴四川地震災區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命令,原本被連隊安排留守的武文斌主動請戰,前往災區。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 擎朗花生機器人 活躍在疫區 送餐、送物 返回消毒 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公司創始人李通最掛念的 還是醫護人員的安全問題 醫護人員每日重復 給隔離區病人送餐是不安全的
新華社合肥12月20日電(記者賈啟龍)安慶市蓮湖公園湖畔,矗立著“抗洪鋼鐵戰士”吳良珠的半身銅像,他的目光深情地投向不遠處的皖江
在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鎮東張家溝村,幾孔典型的陜北窯洞朝陽排列,這里是長期在隱秘戰線戰斗、保衛陜北蘇區人民政權的鋼鐵戰士薛克明的故居。1940年起,薛克明先后任合水縣保安科長、米脂縣保安科長、綏德分區保安處副處長、馬蘭分區保安處長、榆橫分區保安處長,他長期在看不見的戰線上與敵特、土匪戰斗。
70攝氏度的爐前,他與噴濺的鋼花距離最近,以加厚阻燃服為護身盔甲,用“火眼金睛”判斷鋼水溫度,用心煉就一爐精鋼。” 在鋼鐵冶煉過程中,要進行數次的碳含量和鋼水溫度檢測,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楊金安練就了“火眼金睛”的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