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13:32 來源:河北新聞網
3D打印趙州橋現身河北工業大學
為世界最長跨度裝配式混凝土3D打印橋
通訊員 屠瓊芳 霍占良/圖
趙州橋始建于隋朝,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作為省內納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也是科學技術和傳統文化的完美載體。
近日,在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中,一座橋長28.1米,單拱跨度18.04米,按照趙州橋1∶2縮尺打印后現場組裝的3D打印仿古“趙州橋”驚艷亮相。橋欄桿整體形態設計迎合了趙州橋孔洞曲線,橋面與欄板加入桃花元素,寓意桃李滿天下,同時欄板嵌入了1903、1912、1929、1952、1995、2019等年份的字樣,寓意河北工業大學建校116年的發展。作為世界最長跨度裝配式混凝土3D打印橋,實現了一次千年文明與尖端科技的精彩碰撞。
據悉,這座3D打印的橋梁由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兼土木與交通學院院長馬國偉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完成。馬國偉表示,3D打印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顛覆傳統的建造模式。裝配式混凝土3D打印趙州橋借鑒已建成3D打印建筑的建造經驗,引入BIM虛擬仿真技術、現代化智能監測手段,采用模塊化打印技術,對節點裝配形式進行優化設計,在現場直接進行裝配式建造,“為傳統橋梁賦予現代氣息,充分實現設計新型化、材料功能化、施工虛擬化、裝配模塊化和監測智能化”馬國偉說,混凝土3D打印技術還可運用于古建筑保護,精準恢復古建筑的殘損、遺失部分。(燕都融媒體記者 劉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