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09:40 來源:工人日報
多部門發文加強城鄉居民用藥保障、減輕門診用藥負擔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藥費可報銷超五成
門診用藥可報銷50%以上、一次可開3個月用藥……高血壓、糖尿病“兩病”患者用藥報銷又有利好!
近日國家醫保局等多部門印發的《關于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兩病”參保患者在二級及以下定點基層醫療機構看門診開降壓藥、降糖藥,可進行醫保報銷,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國新辦日前召開政策吹風會介紹有關情況。
1億多患者減輕用藥負擔
高血壓、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兩病”患者規模大。據2015年中國的慢病狀況報告數據,我國高血壓患者約2.7億人,糖尿病患者約9700萬人。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慢病的情況往往是確診后需長期用藥,一般單次費用較低,持續費用較長,總負擔比較大。而此前醫保對此沒有單獨的支付政策,難以納入報銷政策。
他介紹,此次新政是首次對用藥實行保障的政策,保障對象為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并采取藥物治療的“兩病”患者。“這里不包括職工醫保人群,因為職工醫保人群采取統賬結合模式,門診用藥基本可以通過個人賬戶解決,是有制度安排的。”
在用藥范圍方面,《指導意見》明確為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范圍內降血壓和降血糖的藥品,優先選用目錄甲類藥品、基本藥物、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集中采購中選藥品,以保證藥品質量及價格合理。對于已納入門診慢特病保障范圍的“兩病”患者,繼續按現有政策執行,確保待遇水平不降低。
我國高血壓患病率27.9%,糖尿病患病率10.9%,加上一些潛在患者,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長王芳琳表示,城鄉居民參保者中約3.2億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按照現有的發病率和知曉率,通過新政最直接受益的約有1億多人。
完善長期處方制,一個處方管3個月
記者注意到,為減輕患者就醫負擔,《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兩病”門診用藥的長期處方制度。
“長期處方實際上是方便慢性病患者的一項措施。”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指出,長期處方制度是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前提下,對病情相對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實施長期處方用藥管理。通常情況下,在處方量管理方面,急診處方量一般為1天,不超過3天,門診一般不超過7天,即一次看病能拿到1周的藥。
對于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張宗久說通常不超過14天,也就是兩周的藥量。但是高血壓、糖尿病需要連續長期用藥,患者不得不為開藥多次往返醫院。過去,每次開藥醫生都要進行診斷,根據診斷開具處方。“如果醫保支付支持長期處方制度,符合條件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每次開具3個月的處方,就不需要重復診斷。”
在他看來,探索把處方周期放開到3個月,同時進行連續的處方配送,這對于基層全科醫生的長期管理、減少病人的跑腿次數、提高長期診斷治療績效,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也要加強長期的處方安全管理,對長期用藥患者進行連續的跟蹤管理。”
據了解,目前,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已實行長期處方制度。長期處方量一般超過1周,不超過3個月。
支出在醫保基金可承受范圍內
去年,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包括新農合)收入約7800多億元,支出約7100多億元,當期結余700多億元。對于新政將帶來的醫保基金的支出增加,王芳琳透露,測算下來1年支出將近400億元。
“兩病”用藥種類多,價格差異大,用藥上也存在一定程度濫用和不能合理施治的問題,陳金甫認為這勢必會增加醫保基金的支出,尤其一些基金運行緊張地區,會帶來基金的當期赤字和長期運行的風險。
為解決這一問題,陳金甫指出,要完善支付標準,即醫保機構結算定點醫療機構藥品費用的基準,醫療機構不管進什么藥、以什么價格進藥,要根據社會普遍的價格區間標準,確定醫保結算的基準并支付,引導醫療機構合理選藥、引導患者合理用藥。
此次“兩病”保障措施還有很多配套管理之舉,陳金甫舉例道,如推進支付方式的改革,包括推進人頭付費、病種付費,讓醫療機構、醫生合理進行成本的控制并規范就醫;推進藥品的招采制度的改革,擠掉藥價的虛高部分,推進藥品質量提升和藥價的合理回歸。
陳金甫表示,國家醫保局將通過增加籌資、發揮現有基金績效來應對醫保基金支出增加。他直言,對于醫保基金總體運行在良好區間沒有顧慮。(記者 李丹青)
有數據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大約有2.7億人,而這其中約有80.3%的是H型高血壓,一種被稱為最容易導致腦卒中的高血壓。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很多高血壓患者有一個頗為突出的特點——葉酸水平整體偏低,而致體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通過與全國的相關藥企談判,最終確定項目藥物馬尼地平買一贈三,替米沙坦和吲噠帕胺買一贈一,相當于分別打了2.5折和5折。在慢性病防控方面,我省相關工作也成績斐然: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個患者的高血壓病,在我省實施HEARTS高血壓防治項目之后,患者服藥比例和血壓控制達標率成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