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08:29 來源:楚天都市報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
將于今日(10日)揭曉
今年
一位名叫“殘雪”的中國作家
突然成了諾獎熱門人選
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閱讀量近2億!
網友們討論的
不是她會不會得獎
而是這位神秘作家“殘雪”
到底是誰?
事情起因于英國一家公司的榜單。他們公布的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人選榜單上,中國作家殘雪、余華、楊煉等榜上有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是殘雪,一度排在第四位,被戲稱為“萬年陪跑”的村上春樹緊隨其后。
雖然這個榜單并不權威,但是殘雪確實“來頭不小”。
上世紀80年代已成名
哥哥是華科哲學系教授
據環球網報道,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于長沙。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成名的殘雪是中國最早從事實驗文學創作的女作家。近幾年她雖然淡出了國內公眾的視線,但始終保持著一貫的立場進行寫作。
而她的哥哥,正是著名哲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鄧曉芒。
據華中科技大學官網介紹,鄧曉芒目前為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的翻譯和研究,并積極介入中西比較和文化批判。此外,他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人回應:
又還沒有得,不必都來找我
10月9日,殘雪在微博回應稱,目前只是進入賠率榜,還沒有得獎。
她表示,“國內的朋友太重視這個獎了,這只是一個獎,又還沒有得,不必都來找我。入圍跟得獎之間還差得遠。這個獎的結果有成千上萬的可能性,目前是預料不到的。對于此次的入圍,我很高興。這說明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比以前開放,開始重視高層次的純文學。”
“還是要等讀者慢慢地成長起來。讀者越來越多時,(得獎)呼聲才會越來越高。現在還是少了一點。”她認為,雖然有些專家、研究者和作家推崇她的作品,但是讀者群體還沒有起來,廣泛的影響還不夠。
“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我最崇敬的這兩個作家都沒有得到諾獎。因為他們的作品之前太小眾,但是他們的影響比有些得獎的作家還要大。”
鄧曉芒曾說:
從未見過這樣一種怪誕的寫法
2011年,她和鄧曉芒的11篇對談錄被輯錄為《于天上看見深淵:新經典主義文學對話錄》一書,兩人的話題涉及中西哲學、美學、文學、文化比較以及文學創作心理,被評價為是“十一次思想維度的拓荒”。
鄧曉芒在書中這樣評價殘雪的寫作:“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一種怪誕的寫法,而且里面透露出來的那種摧枯拉朽的生命力,隱含一種令人恐懼的危險性……我覺得要能夠把殘雪的作品評論到位幾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她看來是在孜孜不倦地把自己當作一個謎來破解。”
鄧曉芒在書中還說,現在她的角度幾乎就是我的角度,是同一個角度的內面和外面,我們互相看對方,都像是看自己的倒影。
小學畢業自學成材
殘雪只有小學學歷,17歲開始參加工作,先后做過銑工、裝配工、赤腳醫生、個體裁縫,但卻通過業余文學創作成為作家,堪稱勵志典型。
17歲在工廠上班時,她就讀完了《資本論》。她和哥哥從小愛好哲學,哥哥成了哲學教授,而她用文學來進行思想的實驗,進行哲學思考。堅持每天看英文原版的紙質書,讀文學經典,比如卡爾維諾、博爾赫斯的作品。
在北京居住多年之后,殘雪近年搬家到云南,繼續生活和寫作。30多年來一直過著單調刻板的文學生活——七點鐘準時起床,九點鐘開始閱讀和寫作,一個半小時。下午兩點鐘開始閱讀和寫作,也是一個半小時。這期間她寫的是哲學書。鍛煉以及晚餐后,她進入一個小時的小說創作時間,之后是英語學習時間。
在殘雪看來,“我已經60多歲了,功名利祿對我意義已經不大。我只需要專心對藝術、文學本身負責。文學給了我豐美的精神生活,也讓我的日常生活感到暢快。日常生活中,我連買個菜、跟物業打個交道,都有幸福感浸透。因為文學與生活,已經互相滲透。既有小市民的快樂世俗生活,精神上又有高級的極致享受。”
“中國最接近魯迅的作家”
據上觀新聞報道,殘雪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
2015年9月,在長沙還舉行了殘雪國際學術研討會。
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雖然,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中國人聽說過她。
曾有人甚至說殘雪是目前為止中國最接近魯迅的一位作家。
8月4日,著名導演姜樹森去世,享年90歲,她是上世紀我國頗具代表性的女性導演之一。姜樹森于1930年出生,1947年在部隊文工團擔任演員兼編導,曾擔任影片《劉三姐》的副導演,還參與執導了電影《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