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9日12: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促民企新政再升級 走專精特新道路
地方版方案即將大規模落地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政將再迎升級。《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有關部委正加緊籌劃醞釀相關政策細則,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推動民企改革創新、轉型升級。下一步將全面清理不利于民企發展和不利于競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民企進入電信等更多壟斷領域。更大力度降成本、促融資,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帶動民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地方版方案也即將迎來大規模落地。
自去年11月民營企業座談會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一攬子支持民企發展政策。不過,不容忽視的是,民企在外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內部創新轉型上仍存在薄弱環節。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莊聰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指出,民營企業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方面仍存在公平競爭障礙。特別是一些行業對民營資本投資存在隱形障礙,尤其是在電力、電信、石油、鐵路、港口、金融、保險等方面,產業準入門檻較高,“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卷簾門”現象仍存在,使得民企無法進入一些壟斷領域參與市場競爭,制約了民企的發展空間。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不少民企在發展形式上依然表現出明顯的粗放型特征,要素驅動、資源驅動依然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推力。企業亟需加快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內涵增長型企業,加快從追求高速度轉型至高質量發展。
近段時間,多項重磅政策釋放了進一步優化民企營商環境、力促民企轉型升級的強烈信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10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以政府立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
記者了解到,多部門支持民企改革發展細則也在加緊醞釀,并蓄勢待發。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工信部將全面清理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和不利于競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電信等領域,開放基礎電信運營及競爭性服務,支持民企參與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戰略實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動“證照分離”,為企業營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營商環境。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為企業減負增效,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多地已在緊鑼密鼓出臺支持民企發展實施細則和專項行動,地方版方案也即將大規模落地。《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近日正式施行,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
此外,記者了解到,浙江將出臺實施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著力解決市場競爭不公平、間接融資不順暢等問題。廣西將重點圍繞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開展精準幫扶民營企業發展專項行動。
“各地正大力加強營商環境建設,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提升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改善服務效率,這將實質性降低企業經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劉興國說。
“下一步可以面向金融、電力、鐵路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鼓勵民企積極開展醫療、養老、教育等服務業領域投資運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在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方面,記者獲悉,我國將加大培育力度,引導廣大民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為民企創業創新進一步提供支撐服務。
“未來民企轉型升級,一方面是通過化解產能過剩與創新驅動兩端發力,實現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基礎能力和競爭能力,推進民企向高端、智能、綠色方向發展。”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
劉興國表示,大力推進創新型民企建設,還需要在財政科研資金向民企傾斜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科技政策體系,鼓勵與支持民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此外,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除了加大金融支持民企力度,擴大小微企業信貸規模外,還將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帶動作用,拓寬民企融資渠道,推進政策性信用擔保體系建設。
力挺高技術民企在科創板上市,也成為重要發力點。上海、福建、江蘇、四川等多地正密集部署相關扶持政策。劉向東表示,科創板作為科創型企業的重要融資平臺,既能發揮直接融資功能,也會發揮優勝劣汰作用,這對推動民營企業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莊聰生指出,下一步還需要針對科技型中小民企采取更加優惠的減稅制度,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同時加大政策創新,支持有創新能力的輕資產公司通過專利、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進行融資。(記者 班娟娟 郭倩 實習生 陳淑蘭)
健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機制,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10月28日,安徽舉行“專精特新板”第四批企業集中掛牌儀式,109家企業集中登陸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目前已有258家獲得總額32.14億元的融資。
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承擔單位,國家“863”計劃承擔單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我省還將對申請上市融資的省內企業,按照輔導備案登記等時間節點,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補助。將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提高適用于75%風險權重計提的小微企業單戶授信限額。
我省還將對申請上市融資的省內企業,按照輔導備案登記等時間節點,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補助。將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提高適用于75%風險權重計提的小微企業單戶授信限額。
耿玉和攝(中經視覺)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5月份、6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4.4%和4.8%。在7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
耿玉和攝(中經視覺)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5月份、6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4.4%和4.8%。在7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的嚴重沖擊,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了減稅降費讓利、降準降息、穩定就業等90余項政策措施,全力助企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開展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提升工程,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河北省唐山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精準施策,出臺財稅、金融、社保就業等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紓難解困,一企一策差別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推動龍頭企業發揮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從而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運用信息技術加強疫情防控,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促進企業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引導各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通過開設專欄等形式及時梳理各項惠企支持政策,開展中小企業疫情防控支持政策咨詢解讀等專項服務。20.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并推動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