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天下 > 正文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揭曉:史上留名憑實力 獲獎還要些運氣?

2019年10月08日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5034

  中新網10月8日電 (卞磊 董寒陽)當地時間8日,國慶黃金周已正式“收官”,而諾貝爾獎“開獎”仍在繼續。北京時間當天下午,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在瑞典揭曉。

  百年前,物理學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1895年、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 貝恩哈德 諾貝爾要求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最先被提到的領域。今年,物理學獎將花落誰家?

  資料圖:2018年10月2日,諾獎委員會宣布,美國科學家阿希金 、法國學者穆胡和加拿大科學家斯特里克蘭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25歲與96歲

  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學獎一半授予時年96歲的阿希金,使他成為諾獎史上最年長獲獎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 布拉格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

  一人2次得獎

  在1901年至2016年間,獎項共頒發給了204人次,但卻只有203人獲得過這一獎項,因為約翰 巴丁曾于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得這一殊榮。

  6座物理學獎杯

  在這張“星光熠熠”的成績單中,華人占據著重要位置。在百余年中,物理學獎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共6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資料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作演講。 泱波 攝

  【獲獎需要一些“偏心的運氣”】

  “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在科學上,這是好事。但緊接而至的將是爭議,每年都不例外。”美國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一位微生物學家卡薩德瓦爾曾表示。

  而這個“爭議”,源于諾貝爾基金會章程的一項規定:“一份獎金最多由3人分享”。使得總有一些“不夠幸運的人”,被這項“機制”攔在諾獎之外。

  自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2次,就如何“論功行賞”問題,各方一直爭議未斷。有批評稱,科學是通過合作進行,且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難選出貢獻最大的人。

  2015年,3位科學家因“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獲獎,但因評獎“遺漏”了其他同樣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引發批評。其中一位科學家就指責稱:“這種無恥行徑必須被糾正”。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加拿大科學家唐納·斯特里克蘭,向媒體展示實驗室。

  【女性得主的“春天”在哪里?】

  “通常情況下,物理學更像是一門男人的科學。”美物理學研究所統計研究中心主任雷切爾 艾維曾稱。截至2018年,有206位男性獲物理學獎,但女性獲獎者僅3位。

  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諾貝爾獎女得主。

  1903年,她與丈夫皮埃爾 居里共同獲得物理學獎。但一開始,居里夫人并未獲得提名,是她的丈夫給瑞典科學院寫信,才將她列入名單。8年后,居里夫人又因成功分離鐳元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不過,盡管兩奪諾獎,她仍終身未能進入法國科學院。

  1963年,瑪麗亞 格佩特-梅耶因提出原子核殼層模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離居里夫人獲獎已經過去了60年。然后,人們又等待了55年,才出現了第三位女性獲獎者。2018年,60歲的唐娜 斯特里克蘭,因在激光領域的貢獻摘得物理學獎桂冠。

  不過,更多的還是被拒之門外的女性研究員。1974年,約瑟琳 貝爾-伯奈爾(Jocelyn Bell-Burnell)落選諾貝爾獎。盡管她在研究第一顆脈沖星過程中有重大貢獻,但卻疑似因“學生身份”及“女性身份”未獲獎,引發爭議。諾貝爾獎還因此一度被戲稱為“No-Bell Prize”。

  資料圖:愛因斯坦展覽。 中新社發 張暢 攝

  【他們與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提起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遺珠”,不得不提的就是愛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對論,動搖了牛頓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但在其有生之年,因沒有給出有效論證,導致他未能因此獲物理學獎。

  因為同樣原因“錯失”諾獎的還有霍金。1974年,他提出了通過“霍金輻射”來觀察黑洞的方法,但也因為理論“過于超前”,尚未被證實,成為了他永遠的遺憾。

  不過,即使科學家提出的“超前”理論被證實,也可能與獎項無緣。拉爾夫 阿爾珀自1948年起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論,但因條件限制,其觀點未被證實。隨著當代研究進入更深層次,越發證明其理論的正確性。可惜,他已于2007年過世。而諾獎不會頒給已經去世的人。

  此外,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利用實驗方法,驗證了宇稱不守恒,但因未能提出該理論,錯失諾獎。

  資料圖:2016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現場。

  【“圈定”三大候選人?】

  迄今為止,已經有50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諾貝爾獎,因此該獎項常被視為“諾獎風向標”。今年,誰有機會載譽而歸?不妨通過2019“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圈定“候選人”:

  埃克特(Artur K. Ekert)

  人物介紹:英國牛津大學數學研究所量子物理學教授

  獲獎原因:對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的貢獻。他是基于糾纏態的量子密碼學的發明者。

  海因茨(Tony F. Heinz)

  人物介紹:斯坦福大學應用物理與光子科學教授

  獲獎原因:對二維納米材料的光學和電學性質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

  普度(John P. Perdew)

  人物介紹: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天普大學教授

  獲獎原因:為電子結構密度泛函理論的發展做出貢獻。(完)

  責任編輯:王思碩

文章關鍵詞: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獎 貝恩哈德 糾纏態 電學性質 殼層模型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獎 物理學獎得主 資料圖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她們的研究幫助開發癌癥療法

    與吉野彰一同獲獎的美國科學家約翰 古迪納夫,當時已97歲高齡,他因此打破了諾獎得主的最大年齡紀錄。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12月10日,諾貝爾頒獎儀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圖為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右)為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伯納德·費林加頒獎。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根據新聞公報,皮布爾斯1935年出生于加拿大,就職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馬約爾1942年生于瑞士,就職于瑞士日內瓦大學;奎洛茲1966年出生,就職于瑞士日內瓦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

  • 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激光物理學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獎委員會宣布,美國科學家阿希金 (Arthur Ashkin)、法國學者穆胡(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得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其在激光物理學領域取得的奠基性成就。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