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5日19:30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在中國西南地區,有巍峨高聳的高黎貢山,有舉世聞名的怒江大峽谷,有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自然景觀。能歌善舞的傈僳族人就生活在這壯麗秀美的風景之中。
歌舞是傈僳族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正如他們的民諺所說:“鹽,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有歌常常就伴有舞,傈僳族人們通過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也將原始勞作的生產活動編入自己的舞蹈之中。
刮克舞又稱“打轉舞”,意為“歡樂跳”,其動作就是由原始勞作演變而來。李向凱是怒江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傈僳族刮克舞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據他介紹,傈僳族原來住在大山上,海拔高,溫差大,晚上他們會燒一堆火,燙一鍋藥酒,喝酒聊天,跳起刮克舞。
除了歌舞,傈僳族的服飾也很有特色。女子會在胸前掛三大塊貝殼,包上繡著小弩弓,背后還有一個防護的外掛。傈僳族人們將原始生活的記憶通過這種方式保留下來。
李向凱說:“老人以前有句老話叫:到怒江大峽谷山上,猴子望了都會掉眼淚。過去我們沒有交通工具,要靠腳力爬上山。現在在政府的幫助下,路通了,也有了車,人們還在山上種了草果和核桃,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記者 靳鈴涵 樂通)
今年7月22日,祿豐縣派駐大姚縣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工作的普查員們踏上了這條路,奔赴巴拉村委會小廠村開展普查工作。在大姚縣灣碧鄉巴拉村委會小廠村我們的普查員深刻的體會到了,巴拉村委會小廠村正以鯉魚跳龍門的勢不可擋之勢,一躍而起,在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穩步前進。
”黃福偉說,雨災對貢山縣主干道的影響集中在今年5月底的一段時間,目前他們主要的任務是清理鄉村道路上的零星塌方。目前,像黃福偉、迪安全一樣在恢復重建、脫貧攻堅第一線作戰的怒江州共計有7493名各級干部(含鄉鎮干部),占干部總數的52%。
巴尼小鎮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靠山吃山,金滿村過去是在四五十度的山坡地上開荒種包谷,如今要進行山體生態修復,除了改種經濟林果,別無他法。
在13日召開的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麗江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傈僳族婦女講述了她一家人在黨的關懷幫助下戰勝貧困的感人故事,她回憶了曾經的艱苦日子,講述了現在家里的變化。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叢崗村村委會主任 施忠相:這個地方就是他們以前住的地方,竹籬笆做的地板。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叢崗小學校長 張立中:首先是給他玩游戲,然后差不多了,就給他上一點簡單的文化課。
新華社昆明6月29日電 題:溜索、吊橋、托坪大橋:三座橋見證怒江小山村發展變遷 ”和建才感慨道,溜索、吊橋、托坪大橋,這三座橋見證了村里的發展變遷,也將見證托坪村更美好的未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鐘英傈僳族彝族鄉位于賓川縣東北部,地處大理、楚雄、麗江三州交叉結合部。賓川縣鐘英鄉唐古地村委會唐古地村屬“直過民族”聚居村,全村以傈僳族、彝族、拉祜族等民族為主。
4月16日,在背包工作隊的帶領下,和坡益一家前往縣城安置點看房。據了解,截至4月15日,怒江州1006名背包工作隊隊員與搬遷群眾開展院壩座談、火塘夜話共4000余場次,共幫助3335戶13588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入住新居。
(記者張帆、楊文明)記者從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2015年以來,云南省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累計脫貧613.8萬人,年均減貧12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從17.09%下降到2019年底的1.32%。
李成香,德昂族,今年12歲,家住芒市三臺山德昂族鄉出冬瓜村,三臺山德昂族鄉九年制學校五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