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5日07:20 來源: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文圖
9月23日,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在鄭州開幕,會上聽取了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記者了解到,我省將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作為穩增長、穩就業的關鍵重點深入推進,截至7月底河南全省預計減稅降費508.6億元。
前7個月,全省預計減稅降費508.6億元
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規模雖小,但數量龐大,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更好地促進我省中小企業的發展,我省積極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將涉及23個部門的35項證照進行整合,一次申請即可辦理涵蓋所有證照信息的營業執照,投資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方式,減少了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第三方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對當地政府政務滿意度都在80%以上。
另一方面,我省還建立了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含有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規定的制度進行審查,廢止規章1部、規范性文件174件,修改42件。投資項目承諾制和“容缺辦理”等模式正在推廣,審批事項由原來的113項精簡到59項,中小企業權益平等保護得到了加強。第三方調查顯示,中小企業認為市場經營環境相對公平的比例達到85.34%。
據悉,我省省市設立了信貸風險補償資金、信用擔保代償補償資金、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企業研究開發補助資金等。同時,還安排了扶持資金,落實減稅降費,財稅支持得到加強。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在河南落地,2018年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和“六稅兩費”減征政策,為525萬戶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52.2億元、為21.6萬戶小微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23.8億元。今年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截至7月底,預計全省減稅降費508.6億元。還規范涉企收費,取消了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六成多中小企業反映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 據悉,第三方調查顯示,反映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中小企業比例達到60.53%,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普遍缺乏抵押物,財務管理不健全,信用度不高。還有就是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面對中小企業的巨大資金需求,擔保能力不足。此外,就是中小企業以知識產權、存貨、機器設備、應收賬款為擔保品進行融資,難以落地。
如何尋求有力破解之道,為企解困,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呢?報告建議擴寬融資渠道,著力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具體來說包括,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法人化管理”的原則,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資本金補充和風險補償機制,拓寬銀企合作渠道,推動金融擔保機構建立互利合作、風險分擔機制;加強中小企業信用建設,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落實好“盡職免責”制度,提高不良貨款容忍度,擴大以知識產權、存貨、機器設備和應收賬款等為擔保品的融資業務。政府部門要與商業銀行聯合開發針對中小企業的優惠定向貸款產品,共擔信貸風險。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加強溝通,形成合力。
同時,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報告也提出了多條建議:加強生產要素保障,高度關注企業降低成本的需求;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重視中小企業的安全需求;尊重企業家價值,提振中小企業發展信心等。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查顯示,由于供需同步改善,加之惠企紓困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中小企業效益狀況略有改善。近一個月來,國務院層面密集開會部署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從中央部委到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新一輪舉措,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特別護航中小企業發展上合力打出組合拳。
(記者 劉亮)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線上對洽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成立于2018年,是工信部設立的全國第十家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區。
(記者 劉亮)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線上對洽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成立于2018年,是工信部設立的全國第十家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區。
健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機制,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10月28日,安徽舉行“專精特新板”第四批企業集中掛牌儀式,109家企業集中登陸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目前已有258家獲得總額32.14億元的融資。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昨天(10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7.0,比9月上升0.1個點,已升至今年2月以來最高點。其中,宏觀經濟感受指數、資金指數、勞動力指數等均位于景氣區間,反映出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局面有所緩解,投資意愿有所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正在好轉。
在今天(10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如何預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款項,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等問題引起媒體關注。也將條例的落實情況納入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以評促優、以評促改、以評促建,推動地方做好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工作。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巡視員王巖琴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助力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在中國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王魏冬看來,數字化技術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
(記者韓鑫)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公布了中小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反映企業信心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100.9,比上季度上升1.6點,高于景氣臨界值100;綜合經營指數為95.5,比上季度上升1.8點。
據悉,《條例》著重針對規范支付行為、防范賬款拖欠、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等問題作出明確要求。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在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中,工信部已經建立了“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
我省還將對申請上市融資的省內企業,按照輔導備案登記等時間節點,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補助。將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提高適用于75%風險權重計提的小微企業單戶授信限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