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3日08:4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湖南婁底環衛工翻8噸垃圾幫失主找戒指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視頻中,環衛工人用鏟子、火鉗等工具對垃圾運輸車上的垃圾進行逐一排查,最終找到了失主肖女士的結婚戒指。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9月11日晚,肖女士在夜宵店就餐的時候不慎遺落婚戒,后在店主劉先生的幫助下聯系到運輸當天垃圾的司機伍文科。9月22日,伍文科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稱,“這個戒指對失主來說很重要,能幫她找到我也很開心。”
失主
吃夜宵不慎遺落結婚戒指
9月2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到夜宵店老板劉先生,“最終肖女士能找回這枚戒指,真的要感謝幾位環衛工人。”9月12日中午,在婁底市甘桂路經營夜宵店的劉先生突然收到顧客肖女士的微信,“她說自己的結婚戒指昨晚可能落在店里了,讓我們幫她找一下。”據肖女士回憶,因戴著戒指不方便吃螃蟹,她將戒指取下來放在餐桌上,離開夜宵店時可能忘記帶走了。
隨即,劉先生立即調出了店里的監控視頻,“看了視頻后也沒有發現戒指的蹤跡,我懷疑戒指可能和餐桌垃圾一起被清理掉了。”劉先生通過詢問店內服務員得知,當天的餐桌垃圾已被扔至店外的垃圾桶內,但當時放在店門口的垃圾早已經被環衛車拖走。
肖女士告訴店主劉先生,丟失的這枚戒指是她的婚戒,價值3萬多元人民幣。“從價格上來說,這個戒指本身非常貴重,最重要的是這是枚結婚戒指,對于肖女士來說意義很大。我立馬開著車陪她尋找當天放置在店外的垃圾。”劉先生說。
夜宵店老板
幫助尋找垃圾運輸車
為知道垃圾的去向,劉先生聯系了自己在婁底市環衛處生活垃圾填埋場當司機的朋友李鑫。據李鑫介紹,環衛工會用板車將垃圾轉移到運輸車的停放處,然后垃圾運輸車會將成噸的垃圾運至中轉站,最終垃圾會被送至垃圾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我了解到,在我們那一帶,一天會有1到2趟垃圾運輸車,縮小了范圍之后,‘找垃圾’就容易多了。”
幾經周折,劉先生找到了負責夜宵店所在長青西街垃圾收集的司機伍文科,而當時他正在垃圾中轉站準備傾倒車中的垃圾。伍文科說,“他們詢問片區清掃工后得知,垃圾已被轉移到我的車上,然后通過環衛處城西環管所的同事聯系到我,我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排隊傾倒垃圾。如果再晚一些,車中垃圾被倒入中轉站的轉運集裝箱中,戒指就很難找到了。”
了解到戒指遺失的情況后,伍文科立即將垃圾運輸車開到甘桂路四中體育館北側的空曠區域,將垃圾傾卸出來進行搜尋。由于車內垃圾過多,伍文科找來三名環衛工人一同尋找,“把垃圾卸載出來后,我們用鏟子、火鉗等工具挨個對垃圾進行翻找。”
4名環衛人
翻找垃圾2小時
“肖女士當時看起來非常著急,她問我以前有沒有幫人找到過遺失的物品,這次找到戒指的希望大不大。”伍文科說,“我回答她,只要能夠確定哪一部分的垃圾是夜宵店里的,就有可能找到。”
為知道垃圾的去向,劉先生聯系了自己在婁底市環衛處生活垃圾填埋場當司機的朋友李鑫。據李鑫介紹,環衛工會用板車將垃圾轉移到運輸車的停放處,然后垃圾運輸車會將成噸的垃圾運至中轉站,最終垃圾會被送至垃圾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我了解到,在我們那一帶,一天會有1到2趟垃圾運輸車,縮小了范圍之后,‘找垃圾’就容易多了。”
幾經周折,劉先生找到了負責夜宵店所在長青西街垃圾收集的司機伍文科,而當時他正在垃圾中轉站準備傾倒車中的垃圾。伍文科說,“他們詢問片區清掃工后得知,垃圾已被轉移到我的車上,然后通過環衛處城西環管所的同事聯系到我,我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排隊傾倒垃圾。如果再晚一些,車中垃圾被倒入中轉站的轉運集裝箱中,戒指就很難找到了。”
了解到戒指遺失的情況后,伍文科立即將垃圾運輸車開到甘桂路四中體育館北側的空曠區域,將垃圾傾卸出來進行搜尋。由于車內垃圾過多,伍文科找來三名環衛工人一同尋找,“把垃圾卸載出來后,我們用鏟子、火鉗等工具挨個對垃圾進行翻找。”
伍文科告訴北青報記者,工作經驗使他可以準確辨別出一些單位的垃圾,這能排除一部分垃圾,縮小翻找范圍。另外,伍文科從店主劉先生處獲知,夜宵店的餐桌垃圾通常會被用餐布包裹起來,“是一包一包的,比較有辨識度。當我們找到夜宵店的垃圾后,就更加仔細地對這些垃圾進行檢查。”
伍文科坦言,“那是輛荷載8噸的運輸車,我們需要翻找的垃圾非常多,再加上現在天氣還是比較熱的,垃圾堆里散發出一股惡臭,找起來還是挺辛苦的。”在翻找了兩個小時后,一名環衛工在一個包滿螃蟹殼的餐包里找到了戒指,“那時候已經是下午5點左右了,車上的垃圾已經卸了一大半了。”
據伍文科回憶,肖女士當時非常激動,“她完全沒想到這么小的戒指能被找回來,向我們道了很多遍感謝。”?伍文科等人翻找垃圾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后,網友紛紛為他們點贊,稱“環衛工人最可敬”。對此,伍文科卻顯得很平靜,“一些朋友會說,‘伍哥,你怎么上新聞了’,而我內心卻沒什么波瀾。這個戒指對失主來說很重要,能幫她找到我也很開心。”
近期,因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影響,部分垃圾轉運人員無法按時返鄭,部分小區、無主樓院生活垃圾轉運受到一定影響,存在垃圾積存、清運不及時等問題。截止2月25日,鄭州市區累計排查小區(樓院)38774個,積存垃圾506處,清運積存垃圾456.4方。
80后小伙汪劍超,一個外表斯文儒雅的西安小伙子,成都一家環保企業的董事長,現在每天的心思都在“垃圾分類”繁瑣雜事上。奧北環保從創立之初的7人發展到現在已有27人的規模,在成都和北京兩地開展垃圾分類的相關業務。
一旦發現垃圾運輸、處理混裝混運將嚴懲 2019年7月24日上午,朝陽區甜水西園社區居民向垃圾分類回收車內投放垃圾,志愿者在一邊協助指導。李穎介紹,甜水西園每月產生垃圾總量為110噸,以前每月分揀廚余垃圾16噸,分揀率為14.5%;經過半年“三集中”工作法,分揀27噸左右,達到了24.5%。
截至12月15日,安陽市累計投放智能化分類垃圾收集裝置96套、分類垃圾桶1200余個,收集儲存有害垃圾0.976噸、可回收物217.291噸。”安陽市城市管理局局長楊慶兵表示,2020年年底前,安陽市生活垃圾智能分類系統覆蓋范圍將擴大到10萬戶,并建成可回收垃圾分揀中心。
12月1日,《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頒布實施,鄭州正式迎來垃圾分類時代。當天上午10點,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李雪生來到中原區桐柏路191號院查看中原區廚余垃圾收運點位工作運行情況。
4個多月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讓垃圾分類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目前,該小區的“兩網融合”再生資源回收服務站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居民可在這里將部分分類后的垃圾售賣兌換積分。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首個“人臉識別”智能垃圾屋在東湖區彭家橋街道光明社區設立并投入使用。據了解,南昌市東湖區還有計劃陸續在轄區內的15個社區投放類似的“刷臉”垃圾屋。
10月15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得知,中原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主體基本完工,10月底有望進行調試。沙發、家具等大件垃圾,以及樹枝、樹葉等園林垃圾,往往體積較大,不好處理,但是其中又包含木頭、金屬等,適合回收利用。
10月15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發現,鄭州市中原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正在安裝處理設備河南商報記者鄧萬里/攝 負責建設的中原環保(鄭州)廚余垃圾處理有限公司(簡稱“中原環保廚余垃圾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進程,10月底,機器有望進行調試,待調試1個月左右,就可進行垃圾處理。
10月15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得知,中原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主體基本完工,10月底有望進行調試。沙發、家具等大件垃圾,以及樹枝、樹葉等園林垃圾,往往體積較大,不好處理,但是其中又包含木頭、金屬等,適合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