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8日19:25 來源:中國日報
那時候,一群血氣方剛的帥氣男兒選擇了直沖云霄,盡管這意味著比任何人都接近死亡。
今天我們的故事就從這群人講起——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壹1946年3月1日,東北通化,春寒料峭。通化市第二中學操場上,600多名官兵隊列嚴整,靜靜地等待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上午10時,東北軍政大學校長何長工用濃重的湖南口音喊道:
我宣布,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正式成立!
放牛娃開飛機,當時,光是這個想法就讓國際社會上的很多人嗤之以鼻。先別說有沒有飛機,他們篤定中國的士兵壓根兒攻不下文化山,闖不過理論關。
東北老航校里第一節課,教員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幾何題,大家一臉茫然。教練一看,好吧,來了一道物理題,還是鴉雀無聲。最后教官沒辦法,寫下了一道乘法計算題,可是能算對的也沒幾個。
△電影《紅鷹展翅》截圖
你沒有看錯,這就是中國空軍的起跑線,可那又如何。航校里二十多歲的他們從來就沒放棄過,即使在最灰頭土臉的日子里。
大家暗下決心,跟枯燥的書本死磕到底。“飛機是有了發動機,有了螺旋槳才產生了前進的動力,有了機翼才產生了向上的升力......”課堂就從這些最基礎的常識講起。
航校里的學員用上了比你們熬夜打游戲還足的干勁,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課上課下,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學習、再學習!毫不夸張地講,那時候“扶我起來,我還要學習”根本就不是個段子,而是真實存在的現實。
就這樣,很快原本連最基本的物理公式都不懂的航校學員有了面對飛機、面對藍天的理論基礎。
貳
這時,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二座大山壓了下來。
△日本造立川九九式高級教練機
對于專業飛行的人員來說,一般一開始要飛初級教練機、中級教練機,然后才是高級教練機,最后上作戰飛機。可是,航校當時只有從日軍那兒繳獲的九九式高級教練機,還殘缺不全。
而且就是這樣的高級教練機,都是很多人搭上性命在凜冽的寒風中找到的。
△用馬車拉運飛機和航材轉場
航校是如何籌建的,今天的我們難以想象。當時有一支隊伍專門負責從深山老林里挖被日軍掩埋的航材。他們在荒蕪的機場搜集航油;在山野追蹤老百姓的馬車,用普通輪胎換回馬車上的飛機輪胎......這期間,有人誤入日軍遺留的毒菌場,永遠地倒在了廢墟上。
大家看看下面這張照片,照片拍攝的是航校人員從一個馬車夫手里買飛機轱轆的一個場景。
老百姓恨日本人 ,恨了十多年。日軍投降后,老百姓把他們剩下的飛機零件全都給拆了,把飛機輪子拆下來裝到馬車上。你別說,飛機轱轆當時是大家最喜歡的。為什么?它又薄、又耐磨,承受的重量還很大。
如果做不了轱轆,割下來以后還能做涼鞋。
沒拿著轱轆的怎么辦呢?就拆了飛機上的計時器回家當鬧鐘。
損傷如此嚴重的飛機能開上天嗎?沒有經過初級、中級教練機就直接上高級真的可以么?
要知道就沒有直接上高級教練機這種練習方法,從初級教練機到高級教練機并不是你想象的說,我克服困難就能克服上去。
學員們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熟練地掌握訓練技巧。這個過程不能少。而且你的身體也是慢慢地慢慢地適應高空的這種訓練環境,不然將很難承受。
△電影《紅鷹展翅》截圖
關鍵時刻,一位叫吳元任的學員第一個登上了高級教練機,脫離跑道飛了起來,緊接著第二架、第三架。
叁
當時幾架飛機共用一副螺旋槳。飛機輪子沒氣了怎么辦?用給自行車打氣的打氣筒給它充氣。
△馬蹄鐘
老航校的學員們回憶稱,他們用馬蹄鐘拴根繩子掛脖子上來替代飛機上的時鐘;一根鉛筆一張紙,放在腿上來記飛行的地點;用麻繩捆在身上當安全帶。沒有對講機怎么辦呢?后面的教員拿根棍子,有問題就往前捅一下。更驚人的是,他們用燒制出來的酒精來充當汽油,當飛機燃料。
中國學員動作“粗”是一大毛病。怎么克服呢?他們居然在飛機的操縱桿上包了一個裝滿了圖釘的布,只要力氣一過大就會把手扎破。
那時候干勁兒大,怨氣小。在他們看來,辦法總比問題多。
就這樣,1946年3月到1949年7月這所航校共培養出了各種航空技術干部560多名。他們大部分都成了我國空軍骨干的最核心力量。
△第一個飛行隊部分人員
雖然,在通化的航校干得熱火朝天,但是北京這邊沒有任何消息,因為要保密。
直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當天,空中響起了一陣轟鳴聲。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機群......展翅出現在了廣場的上空。
在場的外國記者驚呼:“中共一夜之間就有了自己的空軍。”
1949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中國再也不是一個天空不設防的國家了!
肆
而真正拉開新中國航空工業大幕的,其實是來自朝鮮半島的逼人硝煙。美國曾認為中國絕對不會出兵,他們認定了中國沒有一支能打得了仗的空軍。
但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朝鮮半島給他們重創的,恰恰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
1953年4月7日的下午,朝鮮半島的天空上美機突然沖了出來咬住我方的飛機。我方來不及躲閃了,直接被擊傷。
此時駕駛著一架僚機的韓德彩,加大油門準備俯沖營救。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油量報警這時候瘋了一樣閃著紅光。飛機馬上就要沒油了,但韓德彩顧不了那么多,他加大油門、迅速推桿、增速下滑,一套帥氣的動作之后韓德彩駕駛的米格-15戰斗機對著美機猛沖過去。
美國飛機沒想到被韓德彩打了個措手不及,慌忙而逃,受傷的長機脫離了危險。
眼看到手的兔子就這么讓它跑了。美機飛行員哈羅德·愛德華·費希爾上尉在駕駛艙里氣的直咬牙。他是什么人,美國空軍“雙料王牌飛行員”。
在美國空軍里面擊落5架飛機的飛行員,就被稱為“王牌駕駛員”。而費希爾曾經擊落過10架以上的敵機,所以他可是“雙料王牌飛行員”。
費希爾暗自不爽,但他萬萬沒有想,這時候油量報警還突突閃閃的韓德彩居然還保持著居高臨下的態勢。韓德彩不但不退,還在逼近費希爾300米左右的時候,按下了機炮。
嘭的一聲!他的飛機被韓德彩擊落了。
費希爾跳傘后跌落在了距離機場不遠的一個山坡上,被當地的高射炮部隊給活捉了。費希爾被俘后相當地不服氣,非要見見究竟是誰把自己打下來的。
當他見到韓德彩的時候,費希爾不敢相信擊落他的對方飛行員居然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
翻譯告訴費希爾,韓德彩當時在戰斗機上總共的飛行時數還不到100個小時。久經戰場的費希爾非常難以接受。他忍不住問:把我打下來,你可以得到多少獎金?“5萬萬?!辟M希爾很驚訝:“5萬萬美元?”韓德彩笑了:“不!5萬萬顆中國人民的心!”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韓德彩這樣的故事時有發生。中國空軍一戰成名!志愿軍空軍英雄的名字,王海、張積慧、劉玉堤、趙寶桐.....讓美軍的王牌飛行員聞風喪膽。
在那場戰爭中,志愿軍空軍以損失231架飛機的代價換取了擊落敵機330架的驕人戰績。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就是靠著這樣一支部隊和美國空軍對抗,打出了米格走廊的赫赫威名。
祖國山河秀麗
她見證過戰火一代又一代戰士用自己的脊梁頂住的天地才有了頭頂這鷹擊長空的壯闊
編導:樊子豪
主持人:馬丁
文案:王瑜
主編:張周項
剪輯:樊子豪
審核:何娜 高啟輝
項目顧問: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董國強
制片人:張霄
統籌:張若瓊
聯合監制:邢志剛
監制:柯榮誼
出品人:王浩
合作部門:中國日報評論部
抗美援朝戰爭,年輕的志愿軍空軍以“空中拼刺刀”精神創下空戰奇跡、米格走廊威震敵膽;志愿軍裝甲兵戰斗里成長;志愿軍炮兵機動靈活、越戰越強,人民軍隊經歷了現代化局部戰爭的洗禮錘煉,鍛煉成為一支擁有部分現代化裝備的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