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8日07:29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鄭州隴海高架兩側的高樓,都已經完成亮化河南商報記者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張恒
當我們驚嘆鄭州亮起來的時候,鄭州2000余棟樓體的燈光已經掀起了整座城市的狂歡。
無論是社交平臺的小視頻,還是實施亮化的公司、規劃統籌的政府部門、市場咨詢機構,他們都在探討這個新的話題,城市夜景亮化的概念開始被更多人注意到。
城市照明也由最早的功能性照明為主、商業綜合體為主,延展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層面。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識到城市亮化在城市形象和拉動消費方面的作用,夜經濟的課題也被頻繁提及。
燈光與夜經濟
“這次是把商圈作為重點來亮化的,比如CBD的丹尼斯七天地、國貿360等都是重點區域。重點亮化商圈,就是考慮燈光帶來的人流對商業的拉動。”鄭州市城管局照明管理處新聞發言人王冰說。
夜經濟在2019年成為熱詞,甚至上升為國家層面促進消費的舉措。國務院辦公廳8月份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繼推出繁榮夜經濟的政策。
商務部一份調查顯示,北京王府井出現超過100萬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的夜間商業銷售額占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的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于夜間經濟。
據RET睿意德華中區9月份剛剛發布的《鄭州夜經濟研究報告》顯示,鄭州市夜經濟消費類型主要以傳統餐飲和二場娛樂為主,業態檔次整體仍偏低;夜間活動區域主要依附于傳統商圈,整體較為分散,體量較小,功能相對單一;承載夜間經濟發展的商業配套不足,夜晚城市活力過早消失,等等。
上述研究報告提到,鄭州開始在夜景照明和亮化方面進行提升,下一步還需要在商業互動方面進行探索。
RET睿意德華中區總經理石俊東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夜經濟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城市亮化是相對基礎、容易實現的方式。要想帶動夜經濟的發展,需要和商業消費結合起來,不能游人看完燈光就回家睡覺。有種做法是結合室外的夜市、“集市”等活動,比如澳門的美食節就是在澳門塔下面做的,夜景旁邊就有餐飲小吃類的消費。
“CBD的燈光秀做得很好,但是目前來看和商業的互動不足,很多人看完燈光秀可能就走了,沒有與周邊的丹尼斯七天地產生更多有效聯動。”石俊東認為,鄭州需要一個大型的城市休閑區,鄭州還沒有大體量的步行街區,比如上海外灘旁邊就是南京東路。這與前期城市規劃有關,但是現在鄭州還有機會,可以適當增加劇場、文化秀、演出等餐飲消費結束后的“第二消費場景”。
可喜的是,政府層面已經開始規劃成規模的休閑街區。在9月11日舉行的二七商圈發展研討會上,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二七區圍繞二七商圈發展,投入19.3億元整體拆除了亞細亞酒店、二七賓館,騰出36畝土地擴建升級二七廣場;計劃將二七路改為步行街,與德化步行街有機連接,形成全長1200米的商業步行街。
“鄭州的夜經濟潛力很大,燈光亮化帶來的夜經濟可以提升消費,增加城市活力。”姚凱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次夜景亮化使鄭州的整體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兩三年內,鄭州的夜景應該會結合城市發展有進一步的優化和深化。
景觀照明行業的發展
無論是城市展示出的直觀燈光效果,還是以燈光所輔助的夜間經濟,背后都離不開景觀照明行業的發展。景觀照明行業是一個小眾行業,直到夜間城市景觀照明被廣泛關注的現在,這個行業也未被更多人關注到。
景觀照明是照明行業的一個分支,區別于通用照明、顯示屏、汽車照明等。據華創證券數據顯示,景觀照明發展迅速,2018年景觀照明產值1007億元,同比增長26.5%,占整體應用市場的16.6%。
“照明行業近幾年是上升期,一、二、三線城市都在做景觀亮化照明,行業在快速發展,一級資質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周京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體現公司實力的兩個資質是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一級資質、照明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這兩個資質此前在整個建筑行業算小眾,但這幾年很多單位越來越重視,目前全國擁有“雙甲資質”的公司有100多家,不算很多,但是較之前已增長了很多。
河南新中飛照明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新中飛”)是河南兩家擁有這兩項資質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營銷總監李培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區域照明行業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關系,擁有“雙甲資質”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深圳。河南照明行業發展相對滯后,此前偏重于功能照明。最近幾年政府開始考慮景觀照明,最大的動作就是今年鄭州市的亮化工作。
事實上,景觀照明尚無明確的行業規范,在光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也一直受到關注。
長期以來,照明行業以功能性照明和商業綜合體照明為主,即使是行業靠前的幾家設計公司,在城市景觀照明方面也在一步步摸索前進。
從這個角度來說,景觀照明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現在隨著LED產業的發展,照明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周京認為,LED行業的發展也推動了照明行業的發展。新的LED產品亮度高、體積小、樣式多變。這種產品的出現也給照明行業帶來很多手法的變化,比如原來可能需要考慮燈具的體積、樣式、壽命等,但是現在隨著LED燈具的應用和成熟,可以讓設計師有更多的發揮余地,包括定制不同類型、形狀的燈具等。
亮化和光污染的難題
“實話實說,光污染還是有的,因為本身暗和亮是相輔相成又互相矛盾的,亮得過了就是污染。但是亮化是城市發展的需要,我們只能從技術和產品上控制光污染和能源浪費等問題。”周京說,行業標準方面,國家的標準主要是對道路照明、辦公室等功能性照明,但是對于景觀照明沒有嚴格的標準。目前行業在制定標準,有研究機構在編制景觀照明的標準中,就考慮到了炫光、節能等問題指標和參數。
關于鄭州市城市亮化中的這兩方面問題,王冰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亮化工程設計之初,主管部門針對“光污染”問題下發了設計導則;燈光調試階段,專家組的技術人員對照明的方向和角度進行一一把控,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避免出現炫光擾民的情況。
據王冰介紹,為節約能源,目前主管部門正在牽頭制作鄭州市的夜間亮燈時間表,先由專家組結合各區居民反饋的意見,再結合鄭州市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初稿,審核完畢后會下發最終的時間。此前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期間亮燈時間會到晚上12點,目前一般時間是夜間11點~11點半滅燈。
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被提上日程,新的技術也被應用到照明行業。新中飛一位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城市景觀照明可以做到整座城市的燈光統一聯動,通過控制中心來控制所有燈光的明滅。此外,傳統照明的路燈燈柱未來也可能被賦予5G基站等功能。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鄭州市也在建設市級的夜景集中控制平臺(集控平臺)。
這個平臺將鄭州市2000多座樓宇的燈光劃分為三級管理體制,第一是以樓宇為單位的自我控制,第二是各區的區級集控平臺,第三是市級的集控平臺。全市聯動是比較前沿的技術,目前鄭州市各區正在調試,市級的集控平臺預計年底前建成。
兩年來武漢累計拆除違章建筑33.53萬平方米,4113處建筑進行景觀照明提升,3萬余棟老舊建筑納入房屋立面整治,提升了江城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武漢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江燈光秀”是武漢兩江四岸景觀照明提升建設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長江主軸上的重要城市景觀之一。
自今年5月份起,二七區對轄區建設路、中原路、隴海路、嵩山路、大學路5條道路兩側約270棟沿街建筑物開展了景觀照明綜合提升,打造簡潔、美觀、大氣的城市夜景照明體系。下一步,二七區將繼續按照城市美學和亮化工作的要求,全方位展示轄區的建筑之美、街景之美,把亮化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為鄭州市城市夜景形象增添上二七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