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4日16:39 來源:新疆日報
新疆日報訊(記者韓沁言報道)“守住這里,就是守住了國、守住了家。”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牧民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克堅定地說。
自從拉齊尼從父親手中接過守邊接力棒,他用青春抒寫著對祖國的愛和忠誠。
護邊是責任
拉齊尼的家鄉在帕米爾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邊境線漫長,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拉齊尼的工作就是排查通往境外的各個山口、峽谷,維護邊境安全。
一處被稱為“死亡之谷”的山口是他巡邏的重點區域,雪崩、泥石流等在這里時常發生。
2011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帶著邊防官兵巡邏,突然天氣驟變、猛降大雪,積雪很快厚得就要將牦牛埋沒了。行走在最前面的戰士不慎從牦牛背上摔了下來,掉進雪洞里,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
在這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著“大家都不要動”,自己卻迅速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用了兩個小時將戰士拉出來。戰士得救了,他卻凍得不省人事,被送到醫院經過搶救后才挽回了生命。傷剛好,他就立刻回到了護邊隊伍當中。
在拉齊尼的護邊生涯中,所遇的急難險情不勝枚舉,但他從未想過退縮和放棄。
2004年,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行走在千里邊防線上,再也沒有離開過雪山。
說起為何能堅守這么多年,拉齊尼語氣堅定:“守住這里,就是守住了國、守住了家。我會用實際行動守護好祖國的邊疆。”
護邊是傳承
20世紀50年代初,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成為當地第一位義務向導,并主動和邊防軍人一起護邊。20世紀70年代開始,父親巴依克·凱力迪別克繼續擔任護邊員,一干就是30多年。
自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拉齊尼便成為一個“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在拉齊尼心中,從爺爺手中傳承下來的護邊事業無比神圣。
“近70年里,爺爺、父親和我一家三代護邊員的巡邏足跡遍布這里的每一個山口,每一道河溝。”拉齊尼說,邊境線上的每個土坑、每條水溝、甚至每塊石頭,他都一一刻在腦海里。
每次出門巡邏,拉齊尼都穿著厚棉衣。他說,山里面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夏季常常“一日過四季”,一會兒下雨,一會兒下雪,一會兒下冰雹,一會兒大晴天,如果天氣好的話,巡邏一次需要一個星期,遇上天氣差,則最起碼要半個月以上。
在父輩的影響下,拉齊尼的堂妹、27歲的都來提·加瑪力今年3月也成了一名護邊員。
護邊是情懷
近年來,不斷推出的興邊惠民政策,徹底改變了傳統巡邊方式,也徹底改變了牧民護邊員們的生活方式。
“現在與過去不一樣了,我們護邊員配備了望遠鏡、對講機、充電寶等,可以視天氣情況和地形條件,選擇步巡、騎摩托車巡,還可以騎牦牛巡邏。”拉齊尼說,不僅如此,巡邏線上還建起了執勤房,護邊員配備了專業的巡邏車、衛星電話等裝備,工作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護邊設備升級了,拉齊尼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了。
雄偉的帕米爾高原見證了拉齊尼一家三代人戍守祖國邊疆的感人事跡,也見證了他們對祖國的忠誠。這些年,在拉齊尼一家的感召下,自愿擔任義務護邊員的牧民越來越多。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這是拉齊尼最喜愛的一首歌曲。拉齊尼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護邊員,要沿著爺爺和父親的足跡,把護邊工作一直干下去。”
題:“我們為國護邊,永遠心向黨”——全國人大代表拉齊尼·巴依卡采訪手記 雪山深處每一個山口、峽谷都留下了他們巡邏護邊的身影,雄偉的帕米爾高原見證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戍守祖國邊疆的感人事跡,也見證了他們對黨和祖國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