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4日16:25 來源:中國網
王傳濤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又到一年中秋時。
中秋節在國人的心中,首先是一個象征團圓的節日,地位是僅次于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佳節承載著國人關于人倫孝悌層面的宗法親情,具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承擔著全國人民一家親以及為祖國謀復興、為國家謀團結的家國情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自古至今,無數文人騷客,都對中秋團圓之夜留下過文字方面的民族歷史記憶。不過,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文化如何革新,在中秋佳節里選擇與家人團圓,永遠是唯一的節日主題。
中秋三天假期,提幾盒月餅回到老人身邊,吃老人做的家常菜,喝幾口小酒,聊一聊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瑣事,對未來的生活寄予更大的期望,也是非常輕松愜意的事。即便沒有山珍海味,即便不是在高檔酒店,也有幾分獨有的樂趣。而這,也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中秋佳節承載著“家和萬事興”的家庭情結,進而,每一個家庭的興旺才會讓我們國家更加強大。總書記曾講,“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反之,“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因此,每個人的命運、每一個家庭的興旺,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中秋佳節里的張燈結彩、闔家團圓,也屬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普天同慶。
《大學》中講到,“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家國同構的情懷,修身、齊家看起來是一家中幾個人的事,實際上卻是關系到14億人的國治大事——治國與治家、家風與國風,有著許許多多的相通點。
一個人無論職位高低、貧富貴賤,都離不開家庭生活;一個家族無論是大是小、生活在哪個城市,都離不開社會與國家。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和諧團結,共同組成了整個國家的和諧安定;同樣,是國家穩定安全給予了我們每一個小家團圓的機會和可能。
中秋節,是團圓團聚日子,也是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節日。再過十幾天,便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盛大的慶祝大會、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將在10月1日舉行,習近平主席將發表重要講話。我們每一個小家,都已經在新中國的旗幟下,走過了70年的歷史。我們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國人,要在這個重要的節日里,期盼我們每一個小家越來越幸福,更要感恩感謝我們的祖國,并祝福都應該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責任編輯:郭素萍)
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綿不斷。”面對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疫情,億萬人民所展現出的熾熱而深沉的家國情懷,激蕩人心、振奮人心,給人以無窮的奮進力量。
發軔于農耕社會、農業文明的傳統佳節,本身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節日形態,重陽節由此形成了一種對年老者崇拜的文化心理。節日中蘊含的人文理念,幾千年來薪火相傳、代代流傳,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體現著對家國情懷的認知與追求。
中秋國慶喜相逢——“國”的生日、家的團圓,雙重樂曲交織出最澎湃最歡快的樂章。在這“遲來的春節”里,體驗著國慶新民俗,感受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團圓。《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讓我們在觀影的同時,重溫溫情與歡樂,也能回味那久別的影院體驗、那失而復得的平常生活。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以此為縮影,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游覽中滋潤家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汲取追夢動力。
“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中秋”“國慶”兩個極具分量的節日在同一天重合,是存在于時間軸上縱橫相交的小概率事件。在革命圣地井岡山,旅游講解員談到節日出游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家庭愿意帶著孩子前來上山瞻仰革命烈士。
【佳節有新知|圖解】人月兩圓話中秋@家國情懷
同是炎黃子孫,共享祖國發展,愛國愛港是廣大香港同胞最自然、最樸素的感情。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香港地少人多,發展空間有限,內地是香港最廣闊的發展腹地,融入國家發展是解決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必然選擇。2020年的驚心動魄,家和國一起經歷;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香港與內地一道見證。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年,當中秋遇上國慶,團圓之日念家國。我們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擷取金句,一起感受這份濃濃的家國情懷。
2020年9月8日,習近平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頒授勛章獎章 國慶日,也是中秋節。就在3月10日,總書記專程來到武漢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真誠點贊:“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月滿中秋,照映神州大地,人們吃月餅、品香茗、賞明月、話團圓,享受生活之美,體悟家國情思。悠悠千年,積淀民族精神,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烙印在中華文化基因里,根植于中華兒女血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