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4日11:53 來源:中新網(wǎng)
因為一次偶然的交換生之旅
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小伙喜歡上了中國書法
進而又愛上了中國畫
此后又學了篆刻、木版畫、拓片……
如今,他不僅畫的一手令人驚嘆的中國畫
他的書法、篆刻、木版畫、拓片等
已經(jīng)完全看不出來是一個外國人的作品
他參加過很多展覽
比如,自然印跡-當代藝術(shù)展
國際青年美術(shù)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展
甚至舉辦過自己的中國畫作品個展
這位神奇的意大利小伙,給自己取了一個很有中國文化底蘊的中文名字:賈客暮。他是暨南大學意大利籍博士生,今年6月剛從文藝學專業(yè)畢業(yè)。
先來看看他畫的怎么樣↓↓
《大斑石》系列作品之一。一石成山,壁立千仞,紋理清晰可見,從上到下猶如瀑布從石頂轟鳴直下。天空中的云也并不是按照中國畫云霧的畫法,而是采用西方注重具象的技法。
一次尋常的交換生之旅,改變了他的一生
采訪賈客暮是在廣州美術(shù)學院的一個畫室里,那天他身著休閑的T恤運動褲,一頭凌亂的黃色卷發(fā),臉上一圈短胡子,看起來有些不太修邊幅。 來中國求學之前,賈客暮所學的專業(yè)與中國文化藝術(shù)毫無關(guān)聯(lián):2009年本科畢業(yè)于家鄉(xiāng)的佩魯賈大學,學的是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2013年碩士畢業(yè)于帕多瓦大學現(xiàn)代文獻學專業(yè),主要研究的是歐洲中世紀的文學。 佩魯賈是意大利中部的城市,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中國的文化藝術(shù)。賈客暮說,身邊的家人、朋友更對中國很陌生。在碩士快畢業(yè)之際,賈客暮偶然參加了廣州大學的交換生項目,“我當時沒想那么多,就想來中國看看,就報名了”。 2011年,賈客暮獨自來到了廣東,在廣州大學開啟了一段中國文化的探索之旅。 從此以后,他與中國藝術(shù)再也無法分開。
在廣州大學期間,一位好友推薦他上書法課,剛一接觸,他就被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
“這東西非常厲害!”一談到書法,賈客暮顯得有些興奮,他告訴小新,在西方,油畫和文學(書寫)是完全分開、沒有聯(lián)系的兩個東西,而中國的書法和國畫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從此,一個外國人養(yǎng)成了每天練習書法的習慣。同時,學習國畫的想法也在他心中慢慢地“發(fā)芽”。
從2012年起,賈客暮開始研究嶺南畫派,他認為嶺南畫派在中國畫的基礎(chǔ)上融合了西方的技法和觀念,自成一格,這種具備全球化思想的繪畫宗旨與他對繪畫的理解相吻合。
他還因此改變了碩士畢業(yè)論文的主題:從最初寫日耳曼的歷史,轉(zhuǎn)為研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guān)山月的書法,“關(guān)山月是我第一個喜歡的中國畫家。”
西方畫是用眼睛看,畫中國畫需要用心 一開始,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賈客暮通過臨摹《芥子園畫譜》自學山水畫。“據(jù)說,清代畫家都是從這個開始學畫畫。”他向小新展示了畫譜里的一部分圖文。賈客暮從中挑選了與山水畫有關(guān)的書譜與山石譜逐一臨摹,在隨后的2年多時間里,他臨摹了上百個石頭、樹枝等。2016年,賈客暮拜師畫家胡江,“以前沒有人告訴我哪里畫的不好,現(xiàn)在有胡江老師指導,我又重新把《芥子園畫譜》里的石頭、樹木全都臨摹了一遍。” 在常人看來很枯燥地臨摹訓練,賈客暮卻樂此不疲,越臨摹越有心得。
但另一方面,自己國家的文化以及從小培養(yǎng)的思維模式,使得他在作畫時不斷與自己內(nèi)心“抗爭”。
賈客暮說,從西方人角度看中國文化,是看不出好壞或者說對于藝術(shù)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用西方繪畫思維去學習中國畫更是難上加難。
“西方畫是用眼睛看,而中國畫需要用心”,“中國的文化完全顛覆了我的思維,這是一個不同文化藝術(shù)碰撞的過程。”
在所有國畫表現(xiàn)形式中,賈客暮“偏愛”水墨畫,享受用毛筆蘸墨時那種隨心自由的感覺。他說,不喜歡被繪畫中各種條條框框所約束,只希望能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去作畫。
長達7米,融匯12種語言的《萬里江山》
目前,賈客暮的中國畫水平已經(jīng)超過了臨摹的階段,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他的畫作里既有東方的韻味,又時常可以找到西方的特點。
今年2月份,賈客暮用了一星期的時間完成了一幅長達7米多的水墨畫作品《萬里江山》。
畫中連綿的山峰彼此綴連,此起彼伏,仔細觀察還能見到山中潺潺的流水以及洞穴,透過洞穴隱約可見遠處的山;
作品的用墨也十分特別:濃墨與淡墨、紅墨與黑墨的相互融合描繪距離;
同時,在山峰周圍還被12種語言包圍著,展示了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
賈客暮介紹,畫里所描繪的山并不特指哪座山,而只是他“心中所想的山”。
畫作運用長卷,來表達距離的近和遠,時空的古與今。
用墨很深的地方可以看作是家園,而越往畫卷后走,寓意著來到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而相對應的是不同形態(tài)的河流山川,以及不同的文化。
“I did not think about anyting, jut follow myself。”對于要畫的景物,賈客暮大多并沒有什么具體的“計劃”,而是受自己內(nèi)心情感“驅(qū)使”筆墨的變化,讓所畫之景與人沉浸在一起。
除了《萬里江山》外,今年賈客暮還創(chuàng)作了12幅以芭蕉葉為主題的水墨畫系列,以及3幅大斑石系列,這兩個系列是2019年他在廣東封開縣旅游的所見。
厲害了,篆刻、木版畫、拓片,全都會
對于中國藝術(shù)的學習,賈客暮從未止步。 除了令人驚嘆的國畫技藝,賈客暮還會寫篆書書法。還記得嗎?賈客暮正是因為書法而愛上了國畫。同時,因為喜歡印刷術(shù)的原因,他還學會了拓片和木版畫。
在暨南大學藝術(shù)學院學習書法課和篆刻課期間,篆書中各種生僻、“很難看得懂”的漢字,他邊練字邊查字典,一年多里他完成了數(shù)不清的書法、篆刻作品。2017年的夏天,賈客暮第一次見到中國木版畫就迷上了,于是他又開始學習木版畫。期間,他還與教授木版畫的老師玩碑拓。
賈客暮在廣州到處找東西拓印,下水道蓋、破墻面、爛木頭
這位對中國文化超級“好奇”的小伙,在2019年初,又跟著廣州美術(shù)學院的一位老師學習了大概三個月多的拓片,然后拓印出了這些作品:
此外,在《萬里江山》這幅作品中,有很多不同的印章,是賈客暮臨摹古代不同國家印章,自己刻出來的…… 對于賈客暮來說,學習中國藝術(shù)最困難的是克服語言的障礙,因為“看不懂古文,這個很麻煩。” 他喜歡研究中國不同朝代繪畫大師的理論,“宋代畫家郭熙說過,畫山需要繞著它轉(zhuǎn)上幾圈,從各個不同角度去觀察這座山,然后你回到家再畫出來。” 為了讀懂這些古人的東西(賈客暮只讀原版,他認為現(xiàn)代版本或者譯本已不是最原本的,或多或少加入個人主觀的看法),他平常會找老師或者朋友幫助他一起理解,“我只能不斷學習,沒有其他辦法了。” 使命:讓大家了解不一樣的文化
賈客暮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種文化,但是每個人了解的并不多。而當代是一個交流和融合的時代,文化和藝術(shù)的交流也是其中的一種。
“我要讓大家了解這些方面,因為世界上的文化很豐富,很不一樣”。
賈客暮的篆刻作品
賈客暮熱愛旅游,但不愛去景點,更愿意去農(nóng)村或者更加原始自然的地方,而每一個地方的文化,又讓他不斷得到學習。 今年6月份,賈客暮從暨南大學博士畢業(yè)。在意大利度過一個暑假之后,他又回到了中國,繼續(xù)馬不停蹄地去到杭州的中國美術(shù)學院攻讀山水畫創(chuàng)作和理論(碩士學位)。談及未來計劃,賈客暮說,將來他要回意大利去傳播中國的藝術(shù),尤其是中國畫,一方面對于西方藝術(shù)的發(fā)展有好處;而另一方面,有助于搭建中西文化溝通的橋梁。
小新也給這位超“6”的外國小伙點贊!
也祝福他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quán)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