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3日16:5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強調:“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
青海是三江源頭,每年有500多億立方米的優質水源流向下游地區,惠及20個省區市。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4.7%,濕地面積已達814.36萬公頃,居全國首位。
戳視頻,一起感受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的“清澈”與“純凈”。
青海: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青海“生態之窗”
青海“生態之窗”是遠程視頻觀測系統,可實時監測千里之外的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目前,近80個點位已投入使用,實現了青海生態功能區真正的全覆蓋。
舉個例子:有了它,對青海湖特有野生動物——普氏原羚——的科研將帶來更大的便利。
科普啦!
普氏原羚(學名:Procapraprzewalskii)別名灘原羚、黃羊。普氏原羚全身黃褐色,臀斑白色。僅雄性有角,雙角角尖相向鉤曲。棲息于山間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帶,以數頭或數十頭為群,冬季往往結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曾經廣泛分布于內蒙古、寧夏、甘肅及青海。由于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該物種的數量下降,分布區范圍銳減,而現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中國青海省。
雪豹、馬麝、白唇鹿、盤羊……這兩年青海發現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生態資源保護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過去牧民是草原生態環境的索取者和利用者,現在他們成為了保護者、管理者和守護者。目前,青海全省生態管護員人數已近4萬名。
這些放了半輩子羊的康巴牧民 如今當上了領工資的生態管護員
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海利用這里的鹽湖資源,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發展鹽化工業。戳視頻,看美麗的察爾汗鹽湖。
生態環境有了保障,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蒸蒸日上。申格一家曾是生活在三江源保護區的藏族牧民,2004年11月,全村128戶407名牧民群眾生態搬遷,從400多公里外、海拔4700米的高原搬遷到格爾木市南郊長江源村。申格一家不僅住上了政府統一蓋的新房,床鋪、家具、家電也一應俱全。
三年來,青海筑牢生態屏障,推動綠色發展,通過不懈努力,守住生態,呵護“顏值”。
監制 | 王姍姍 張鷗
制片人 | 溫露
記者 | 陸明明 丁子 李永輝
編導 | 王宇 劉虔 曹甜
(編輯 郭華)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群眾與黨員干部一起積極參與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事務,許多曾經是“黨員干部的事”如今變成了“群眾自己的事”。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沒有困難,這已經成為了瑪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識。
2019年,甘肅省張掖市繼續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這是對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的肯定,也為今后張掖市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在2019年11月16日召開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張掖市被授予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稱號。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以堅實的制度保障滿足人民新期待——各地城鄉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1日一大早,群山環抱的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村民張玉芳騎著剛剛添置的電瓶車,來到村里的扶貧工坊,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以堅實的制度保障滿足人民新期待——各地城鄉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1日一大早,群山環抱的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村民張玉芳騎著剛剛添置的電瓶車,來到村里的扶貧工坊,開始了一天的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