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6日11:42 來源:新京報
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對教育APP實施備案制度,并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備案工作。《意見》明確,作為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不得植入商業廣告和游戲。對于學校推薦使用的教育APP,應當遵循自愿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掛鉤。
新京報訊 近年來,一些學校出現了教育APP泛濫、平臺壟斷、強制使用等現象,一些APP存在有害信息傳播、廣告叢生等問題,給廣大師生、家長帶來了困擾,亟須規范和引導。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對教育APP實施備案制度,并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備案工作。當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規范教育APP相關情況。據悉,備案管理的辦法初稿目前已經形成,將于近期進一步征求意見,計劃在9月底前印發管理辦法。
APP提供者應進行教育業務備案
《意見》明確,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以下簡稱教育APP)是指以教職工、學生、家長為主要用戶,以教育、學習為主要應用場景,服務于學校教學與管理、學生學習與生活以及家校互動等方面的互聯網APP。
《意見》要求,建立教育APP備案制度。教育APP提供者應當在取得ICP備案(涉及經營電信業務的,還應當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的證明、等級測評報告后,向機構住所地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教育業務備案,登記單位基本信息和所開發的教育APP信息。
對于已備案的教育APP提供者,在上線新應用前,應當在備案單位更新相關信息。
國家統一備案標準,各省份分頭實施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備案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各省份分頭實施,企業屬地備案”的原則開展。
國家統一標準,就是指教育部要制定教育APP備案的管理辦法,明確備案的主體、備案的時間、備案內容和備案流程;各省份分頭實施,就是明確以省為單位,推動備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本地區的教育APP提供者和教育機構進行備案;企業屬地備案,是指教育APP提供者為企業的,要到注冊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備案,通過信息共享,實現一省備案、全國有效,教育APP提供者為學校的,按照屬地關系到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雷朝滋表示,將依托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做支撐,實現“一省備案、全國有效”和全程網上辦理,方便企業和學校備案。備案結果網上公示,公眾和機構均可查詢,為社會監督提供便利。
對教育APP審慎監管,不設置準入許可
建立備案制度是基于什么考慮?雷朝滋表示,2017年教育部印發《關于教育網站網校審批取消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建立備案制度是事中事后監管的有效手段,可準確掌握教育APP供需雙方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掌握教育APP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規范引導教育APP有序健康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教育部鼓勵推薦優質教育APP樹立行業標桿,發揮頭雁效應。鼓勵購買優質教育APP服務創新供給模式,促進產業發展。
雷朝滋稱,對教育APP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不設置準入許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在嚴守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
■ 治理
嚴控高校APP數量禁擅自開發
教育APP給學生學習帶來不少便利,但不少學生反映自己被APP“綁架”了,特別是在高校,打熱水用一個APP,跑步用一個APP,連WiFi用一個,刷網課用一個,甚至湖南一所高校還曝出“掃碼洗澡”的規定,讓不少學生覺得“鬧心”。對于高校APP泛濫問題,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要嚴控學校APP數量,不得擅自開發和選用APP。
今年3月,教育部針對該問題開展了一次專項調研,抽取了100所高校,了解教育APP的應用情況。雷朝滋表示,從調研結果看,總體情況是好的,89所高校APP數量都在5個以下。但確實也有少數高校開發引進的APP超過了20個,給師生造成了困擾。
“廣大師生、家長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是我們檢驗治理教育APP發展成效的根本標準。”雷朝滋稱,在治理過程中,教育部將注重典型示范,鼓勵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以清理促整合,以規范促發展,切實優化師生的應用體驗,減輕師生的負擔,切實營造教育APP發展的良好環境。
【焦點1】
學校推薦APP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意見》在APP進校合作方面明確,作為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不得植入商業廣告和游戲。對于學校推薦使用的教育APP,應當遵循自愿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掛鉤。
對于承擔招生錄取、考試報名、成績查詢等重要業務的教育APP,原則上應當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自行運行管理。確需選用第三方應用的,不得簽訂排他協議,或實際由單一應用壟斷業務。
《意見》指出,學校應嚴格選用標準、控制數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確定選用的APP應當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備案。對于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集體決策選用的APP,不得要求學生使用。
《意見》指出,將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開發誰負責、誰選用誰負責”的原則,建立管理責任體系。應建立APP選用退出機制、負面清單和黑名單制度,推動將黑名單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按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焦點2】
治理APP信息泄露、低俗信息問題
《意見》指出,教育APP的內容應體現素質教育導向,呈現的廣告應當與提供的服務相契合。以未成年人為主要用戶的應用應當限制使用時長、明確適齡范圍,對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具備論壇、社區、留言等功能的教育APP應當建立信息審核制度。
教育APP娛樂化、低俗、性暗示內容泛濫等問題應如何解決?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副局長楊夢東表示,在利益驅動下,一些教育APP傳播色情、低俗信息的現象日益突出,非法APP程序屢打不絕,甚至專門面向中小學生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也出現過度娛樂化、低俗、性暗示內容泛濫問題,廣大群眾尤其是家長和教師的意見很大,必須下大力氣進行整治。
楊夢東表示,下一步,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將把查處教育APP納入低俗信息專項整治行動,作為“凈網”專項行動工作重點,對相關應用侵權盜版行為予以打擊,對傳播低俗等不良信息行為予以整治。
【焦點3】
教育APP不得變相強迫收集用戶信息
對于用戶數據隱私的保護,《意見》指出,教育APP提供者應當建立覆蓋個人信息收集、儲存、傳輸、使用等環節的數據保障機制。應當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應當取得監護人同意、授權。
《意見》尤其指出,不得以默認、捆綁、停止安裝使用等手段變相強迫用戶授權,不得收集與其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與用戶約定,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在發布會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巡視員陳飛燕表示,為了追求利益,一些APP推送網絡游戲廣告、影視網紅明星導流等信息;還有一些APP不落實網絡實名、日志留存等基本制度和安全技術防護措施,信息網絡安全風險很高。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部門將很快制定出臺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判定標準。APP運營單位要依法合規采集使用個人信息。公安機關將持續加大對違法違規采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的整治力度。(記者 馮琪)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占普通本專科的52.90%。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張云 攝 《通知》指出,2016年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以來,總的看,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得到了有力保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日訊(記者佘穎)從教育部獲悉:隨著毛入學率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51.6%,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
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深刻認識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牢牢守住教育系統疫情防線,毫不放松抓好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深刻認識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牢牢守住教育系統疫情防線,毫不放松抓好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深刻認識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牢牢守住教育系統疫情防線,毫不放松抓好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
入冬以來,國內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校園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風險加大。《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謀劃寒假和春季開學安排,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學科研工作。
“在營造教育教學環境方面,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加強督察力度,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出臺了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部署做好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各高校要落實好教育部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實施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