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5日09:42 來源:映象網綜合
開封是一座極具古典氣息又不失現代化的文化名城,古城的歷史遺跡和新區現代大廈交相呼應,千年古都的輝煌,大宋文化的璀璨,傳統歷史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堅持與進取,在這座城市得到完美融合。古今輝映,詩和遠方。
馬道街多彩之夜(王晨陽攝)
華燈初上彩虹橋(張錦紅攝)
輝煌開封(邵鴻雁攝)
鼓樓夜色(易建國攝)
星光天地(易建國攝)
開封城墻(易建國攝)
70年來,開封的發展有目共睹
以新出彩,高質量發展道路綻放活力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
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開封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開啟了跨越發展的新篇章。
經 濟
全市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1.38億元增長到2018年2002.2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68元增長到43936元,財政收入由45.1萬元增長到140.7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始終位居河南省前列。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自貿區開封片區作為新的開放平臺,注冊資本達到800億元。30余家500強企業、上市公司、知名企業已陸續投資。
中聯重科車間
開封空分集團生產車間
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廠房
紡織車間
農 業
開封是河南省重要的糧食產區,
始終牢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耕地保持在520萬畝以上,
新建高標準農田240萬畝,
近十年糧食產量保持在270萬噸以上,
2018年達到301.1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糧食生產實現“15連豐”,
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開封貢獻。
開封小麥喜獲豐收。(李新義攝)
開封小麥喜獲豐收。(李新義攝)
城市景觀
開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生態立市”的發展理念,形成集“水、綠、城”于一體的濱河景觀帶、經濟發展帶、景觀旅游帶和生活休閑帶。
開封西湖
金明池
金水門碼頭
西姜寨街景。“中國最美村鎮”西姜寨,是開封市鄉村振興“1+6”示范帶核心區域,著力推動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交 通
隨著鄭汴一體化深度融合發展,鄭徐高鐵開通運行,鄭開城際鐵路延長線、開港大道加快建設,鄭民高速、商登高速、機西高速開封段建成通車,鄭汴港“金三角”架構初步形成。
開封北站
鄭開城鐵
開港大道
連霍大廣高速公路(張錦紅攝)
70年來,開封的發展有目共睹
以文化城,古城保護開發彰顯魅力
文化+會展
開封大力實施“文化+會展”專項行動,
以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
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兩大國家級節會為龍頭,
致力打造展示中國道路、
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藝術盛會。
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
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開封菊花甲天下
開封菊花甲天下
開封菊花甲天下
開封市博物館新館。近年開封市規劃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政治生活館和中心書城“六館一城”相繼建成運營,形成了新的文旅模塊。
市縣鄉多層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紅色文藝輕騎兵”焦裕祿精神宣傳小分隊、“歡樂周末”文化廣場活動等文藝項目常演常新。
千人書菊。2008年5月,開封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中國書法名城”稱號。
文化+人才
2017年,
市政府設立開封文化獎章,
作為授予文化杰出人才的最高榮譽,
先后表彰兩屆23名在開封文化建設中
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
開封已從“人才政策洼地”
到“人才集聚高地”,
在新時代更加出彩匯聚磅礴力量。
開封文化獎章頒獎典禮
文化+傳承
作為豫劇祥符調的發祥地,開封文脈綿延千年而不衰。目前,開封有三家國有院團以及多家民間院團組織,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開封戲曲事業繁榮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祥符調豫劇團進村演出
豫劇《穆桂英掛帥》
文化+美食
開封是豫菜的發祥地,
開封依托豫菜影響力和小吃美譽度,
加緊培育餐飲名店、挖掘名吃內涵、
打造餐飲品牌、建設“世界美食之都”,
實現餐飲與文化、餐飲與旅游的
深度融合、整體提升,
提升或新建了鼓樓夜市、汴梁小宋城、
老味·吃街、萬膳街美食城等
老字號聚集的餐飲美食項目。
開封鼓樓夜市
上河城小吃街
開封美食
文化+旅游
開封加大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力度,
高標準建設13平方公里宋都古城,
讓開封的文化資源
轉化成項目、轉化成產業、
轉化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2017年,
開封文化產業增加值為106.5億元,
增速10.7%,占GDP比重達到5.64%。
龍亭公園
開封鐵塔
清明上河園(劉永海攝)
開封府
70年來,開封的發展有目共睹
以綠筑基,生態宜居宜業宜游集聚引力
生態環境
開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堅決扛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政治責任,
著力提升治污實效性、增強治污針對性、
推動治污智慧化,
城市環境更加優美,
水更清,天更藍,空氣質量更優。
街頭公園
老舊小區改造
黃河濕地白鷺飛
民 生
開封將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大蒜、菊花、花生等特色農產品優勢,積極謀劃實施特色產業園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努力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鄉村產業興旺的新樣板。截至目前,開封已有362個貧困村出列,57127戶204388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4.65%下降至1.46%。
尉氏縣水坡鎮培育新品種西瓜苗
為貧困孩子講授樂理知識
蘭考縣構樹扶貧工程
北方水城
開封加快建設“十河十湖十濕地”,積極做好以水潤城大文章。逐步實施“四河”連“五湖”的宋都水系工程,打造大宋御河項目,形成新的旅游增長點。開封,正逐步成為彰顯“北方水城”特色的水生態文明示范區。
炫彩御河
炫彩御河
一渠六河
鄉村建設
開封市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提出“鄉村旅游、紅色旅游,雙輪驅動”的旅游發展思路。建成占地120畝的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和四面紅旗紀念館,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群眾生活得到很大改觀,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順利實現脫貧,成為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魅力張莊
魅力張莊
鄉村新民居
鄉村新民居
70年來,開封的發展有目共睹
以人為本,回應群眾美好期待倍增動力
市民考察團
通過市民看變化、干部談政策、專家講理論,微觀層面小事切入、中觀層面政策切入、宏觀層面理論切入,讓理論“走心”、政策“暖心”、生活“舒心”。
市民(村民)考察團走進開封市海綿城市規劃展示館
市民(村民)考察團走進開封市海綿城市規劃展示館
幸福生活
2018年開封市著力破解民生“八需八難”,
累計投入民生資金263.67億元,
占財政支出的71.5%,
省、市民生實事全部落地見效。
公交車站
小學升旗儀式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
新農村村村通
新中國的70年,是開封發展最快的70年、變化最大的70年、人民生活最幸福的70年。
一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
生態美麗、幸福和諧的開封,
正以嶄新的姿態揚帆遠航。
開封,未來可期!
小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什么東西都喜歡放在嘴里“嘗嘗”。盡管家長也都很謹慎,但有時難免“百密一疏”。
由湯好喝高湯面連續冠名的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食安情報局》第二季10月31日火熱開播了,配合節目宣傳,11月29日,由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主辦,白象食品承辦的“食安情報局”大型活動走進開封三毛未來購物廣場店,為廣大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在寒冷的冬季里為人們帶去暖意好禮。
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內,有大型馬戰表演《岳飛槍挑小梁王》。小伙曹延昭飾演小梁王柴桂,一天兩場一年大約演700多場,要被岳飛挑700多次。小伙表示,他已經演出6年多,偶爾還要帶傷表演。
11月25日,全省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現場會在開封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交流創新做法,進一步提高治理水平,持續推進全省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陳明,開封市委副書記秦保強出席會議。會議由陳明主持。
11月25日,全省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現場會在開封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交流創新做法,進一步提高治理水平,持續推進全省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陳明,開封市委副書記秦保強出席會議。會議由陳明主持。
所謂的“哄搶”,實為免費贈送,并且這是每年菊花文化節之后的慣例。
11月24日,河南開封,一位愛好攝影的余先生,看到公園內有各種各樣的落葉,根據紋路外形,靈感突現,就撿了些樹葉回家做一些創意造型畫,以豐富生活。余先生做這些東西花費了三四天時間,巧妙地拼出了旗袍、人物、動物和風景等圖片,用落葉再現了秋天的美麗。
會議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我省交出亮眼“成績單”。 我省此次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的全國文明城市有:焦作市、漯河市、南陽市、信陽市、商丘市、林州市、新安縣、平輿縣、柘城縣、汝州市、蘭考縣、新縣。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發揮博物館體系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重要作用,11月14日,全國32家博物館在南京共同成立“大運河博物館聯盟”,并簽署聯盟《協同發展協議》。其中,河南博物院、開封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加入該聯盟,共同傳承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傳播運河聲音。
初冬時節,河南省開封市護城河沿岸,色彩斑斕的植物與藍天碧水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如今,“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北方水城”風貌,讓開封這座歷史古城展現出獨特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