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4日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場聲】(駝隊運輸)
“現在出發,全體出發”
【解說】7月的清晨,貴桑又一次帶著村里的運輸隊開始翻山越嶺,而這樣的場景,在這個毗鄰中尼邊境的村莊里已無數次上演。
夏村,位于西藏自治區吉隆縣宗嘎鎮西南方向,是吉隆縣29個邊境一線村之一。上世紀50年代,為了滿足鄰國鄰村需求,夏村組織成立了馬、牦牛貨物運輸隊。
作為夏村黨支部書記,貴桑自然成了這支運輸隊的帶頭人。從夏村村口出發,到邊境山口麥拉扎青,單程20公里。這樣一段山路,老人一走就是四十年。
【同期】(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夏村黨支部書記 貴桑)
我們組織運輸隊運輸貨物,利用邊境口岸,把貨品運到尼泊爾,賺取運輸費。運輸隊規模最多有160頭牦牛或馬,最少也有120頭以上。還要組織村民跟著運輸隊,一般有20人到30人。
【解說】往返四十公里的山路都是羊腸小道,且要翻越2座山。這樣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卻成了兩國間貨物往來的大通道。
從最初運輸大米、面粉,到如今的小商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貴桑村子里的這支運輸隊在便利鄰國邊民生活的同時,也為村莊掙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同期】(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夏村黨支部書記 貴桑)
尼泊爾商人從吉隆縣買好商品運到村里,再由村子里的運輸隊運到邊境。參加到運輸隊的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能有2萬元。
【解說】貴桑作為一名老民兵,除了組織村子里的貨物運輸,他還承擔了組織村民邊境巡邏的任務。
夏村所在地屬高原山地性氣候,常年氣溫在0℃以下,晝夜溫差大。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下,夏村的巡邏隊卻一直堅守在邊境的第一線。
【同期】(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夏村黨支部書記 貴桑)
從村里出發巡邏的話,基本上要徒步過去,汽車根本過不去。剛開始當民兵那會,下午上山,晚上在山上守著,因為大部分偷渡者都是晚上過來。晚上在山上住,會點下篝火御寒。
【解說】過去的這些年,貴桑一直忙著組織村里的運輸隊工作或是參與到邊境的巡邏工作,回家陪家人時間被擠占得很少。
回想過往,對家人的虧欠,成為眼前這位老人最大的遺憾。
【同期】(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夏村黨支部書記 貴桑)
巡邏出發前,妻子準備好要帶的干糧,她對我巡邏工作很支持,從沒讓我放棄巡邏的工作。
【解說】每天清晨時,貴桑領著村里的運輸隊開始一天的忙碌,夏村的婦女兒童總會圍在村口打聲招呼,道一聲“扎西德勒”。這樣的問候成為貴桑聽到的最熟悉的聲音,而這樣的祝福也伴著這位老人,在邊境的山路上行走了四十年。
記者 徐朋朋 西藏日喀則報道
圖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干部董澤潭為明光市古沛鎮大夏村村民發放蔬菜等生活物資。董澤潭雖未能與同事并肩做戰,但他選擇了堅守在鄉村抗“疫”一線,成為家鄉百姓安全的“守護人”。
喜馬拉雅山間、希夏邦馬峰下的夏村,是西藏自治區吉隆縣29個邊境一線村之一,位于吉隆縣宗嘎鎮西南40公里外。吉隆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驥遠介紹道:“1996年7月1日,貴桑同志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直發揮著黨員的旗幟引領作用。
山東省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136位烈士長眠于此。從菏澤市張和莊村到臨沂市諸夏村,322公里,是龔建厚的無名烈士墓碑和母親墓碑的距離。2019年清明節前夕,龔建厚的侄子龔德營和郵遞員王德建專程來到張和莊烈士陵園,為無名烈士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