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30日20:59 來源:都市快報
“我就希望全家人能一起好好吃頓飯。”這個在別人眼里再平常不過的愿望,對于溫州瑞安的“短腸人”孔鳴(化名)一家來說,似乎比登天還難。他們一家三口,已經3年沒能坐在一起好好吃頓飯了。
24歲的孔鳴,因大小腸絕大部分壞死,經歷了3次大手術,小腸僅剩40厘米,吃什么拉什么,每天至少要靜脈注射2000毫升營養液勉強維持生命,如果不打營養針,就會被活活餓死。小腸移植,成為孔鳴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8月24日,孔鳴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親體小腸移植手術,在30余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一段由父親捐出的2.5米小腸,被順利植入孔鳴體內,目前,父子二人恢復良好。
據了解,這也是浙江省首例親體小腸移植手術。
小腸富含淋巴細胞,腸腔內還有大量的細菌、消化液和食物殘渣,小腸移植被認為是治療嚴重小腸疾病——腸功能衰竭病人的最理想方式,但因為嚴重的免疫排斥反應和術后感染,曾一度被視為醫學界的“禁區”。
梁廷波教授(左一)與吳國生教授(右二)聯袂開展手術
正常5-7米的小腸僅剩40厘米
只能靠打營養針維持生命
孔鳴來自溫州瑞安,父親是石材水磨工,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如果沒有生病,一家人的日子原本和和樂樂。
2015年10月的某個早晨,在瑞安讀高中的孔鳴像往常一樣吃過早飯要去上學,突然感到小腹疼痛難忍,并且嘔吐不止,家里人將他緊急送往當地醫院。當天下午3時,醫院判斷孔鳴為“急性腸梗阻、腸壞死”,為他開展手術,切掉了近2米壞死的小腸。
此后,孔鳴腸道上的毛病一發不可收。2017年4月、2018年9月,因腸扭轉引發的腸道大部分壞死,孔鳴先后在南京、溫州又接受了兩次腸切除手術,他的殘余大腸僅存12cm,小腸只剩下不到40cm。
“生活上基本離不開人,我每天照顧他。”孔鳴的媽媽淚眼婆娑。兒子無法正常進食,長期靠靜脈注射營養液補充能量,成年男子日常所需的能量無法得到滿足,他的身體日漸消瘦,各種器官功能逐漸衰退,終日只能在醫院臥床,甚至開始喪失行走的能力。
一家三口 醫院供圖
人體的小腸一般長5至7米,食物經過小腸內的消化作用,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為生命運行補充養分、提供能量。小腸在整個消化系統中舉足輕重,如果小腸短于1米,則意味著不能消化吸收、“吃啥拉啥”。依靠輸營養液、提供腸外營養支撐的患者生命最多維持三年,在這個過程中,肝臟等器官也會因為被“閑置”許久而喪失功能,最終病人將會因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小腸移植
成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人體小腸短于1米就被稱為“短腸綜合征”,這種疾病,每100萬人口約有2-5例的發病率。先天性小腸病變(發育不良、腸扭轉)、克羅恩氏病以及小腸的腫瘤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導致不可逆性的腸壞死、腸功能衰竭,出現“短腸”甚至“無腸”的情況,從而需要進行小腸移植。
據資料顯示,過去20年,全球共完成各類小腸移植手術約3000例,小腸移植病人的總體1年和5年生存率接近80%和50%,成為治療不可逆性腸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
為了給兒子治病,孔鳴一家輾轉多地求醫,不僅花光所有積蓄還欠下大筆外債,但都因病情復雜而不了了之。今年8月,孔鳴父母來到浙大一院,希望能為兒子搏回最后一線生機。
在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的帶領下,經過多器官移植團隊與消化內科、輸血科、超聲醫學科、病理科、ICU等30余名專家的周密多學科會診,仔細分析孔鳴病情后,專家們一致認為,小腸移植手術最有希望讓他重獲新生。
“要取得小腸移植的成功,不僅需要解決復雜的外科技術,還要解決一系列復雜的科學問題。”
浙大一院新引進的具有豐富小腸移植經驗的國際著名專家吳國生教授及其團隊介紹,小腸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少數幾個高免疫反應性器官,80%以上的患者術后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此外,小腸是空腔臟器,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食物殘渣和消化液,移植手術后,小腸內的細菌極易進入血液,引發嚴重感染。
作為最難的器官移植技術之一,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小腸移植手術直到1988年才出現。國內小腸移植手術從1994年開始起步,但患者術后均存活時間較短。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小腸移植的供體主要為腦死亡者捐獻,由于供受者之間的配型問題和長時間器官缺血等因素,移植術后并發癥居高不下,5年存活率僅有50%左右。
據了解,目前全球活體捐獻小腸移植僅報道50例,吳國生教授團隊占了27例,病例數量居世界首位。吳教授認為,活體小腸移植具有組織配型好、可以擇期施行手術和器官缺血時間短等優點,理論上,這種方法有可能降低嚴重排斥反應和術后并發癥。他們的臨床實踐證明,活體小腸移植排斥反應發生率只有20%左右,遠低于腦死亡捐獻(80%),術后長期生存的病人越來越多。
但即便如此,醫生下刀時,仍猶如“走鋼絲時,底下就是刀山”,稍有差池,就會造成極大危險。
賭一把
父子同進手術室
孔鳴與父親在血型、組織配型上很吻合,由父親提供一段小腸進行親屬間移植的可行性很大。
不做手術,兒子活著只有無盡的痛苦;賭一賭,或許還能收獲一線生機。
當得知自己的小腸可以救兒子,孔鳴的父親喜出望外,“別說是一段腸子,我身上的任何器官都愿意割給我兒子!”救子心切的老父親期盼著移植手術早日到來,這樣,兒子就不用再受苦了。
“患者對我們完全信任和高度配合使我們充滿信心。”經過多學科專家反復研究手術方案,8月24日,由梁廷波教授、吳國生教授等主刀,為孔鳴父子開展手術。
7:30
孔鳴父子攜手走進6號樓3樓的手術室。之后,父子二人作為供體、受體被分別送往30號、31號手術室,10分鐘后,麻醉醫生為他們實施麻醉。
8:36
手術正式開始,醫務人員以分秒計算,一步步有條不紊、緊張有序地為孔鳴父親取出近2.5米的小腸。
9:56
從父親腹腔取出的2.5米小腸被送往隔壁手術室,開始接入孔鳴的體內。12時40分,父子二人的小腸近端吻合。
14:05
小腸移植成功,手術順利結束。
每分每秒都是挑戰
父親捐獻的2.5米小腸
成功“種”進了兒子體內
供體一方,要確保從上了年紀的父親身上切取足夠的小腸,又要保證日后他身體能盡快恢復;受體一方,要將兒子僅存的小腸與父親捐出的小腸血管精密吻合,不發生血栓,還要小腸腸體“無縫銜接”,確保吻合口不發生泄漏。每分每秒都是挑戰!浙大一院多位專家憑借精湛技藝合力上陣,歷經近5個小時,終于讓56歲父親的2.5米小腸成功在孔鳴體內開始重新工作。手術非常成功,患者得到了新生。
午后,當孔鳴慢慢睜開眼睛,重新看到這個世界,他笑了,感激醫生的付出,感恩社會對生命的敬佑。
目前,通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孔鳴父子二人術后恢復良好,正在康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