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30日17:5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隨著國務院有關方案的公布,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日前正式亮相。此次擴圍后,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增至18個,實現了沿海自貿試驗區全覆蓋,初步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的對外開放格局。這種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的布局,無疑將更好地發揮沿海地區對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
不斷推進建設的“試驗田”里,投資、貿易、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改革先行先試,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從這里產出再推向全國……自貿試驗區,正在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在新階段,扎實推進建設自貿試驗區,就要進一步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推進區域合作進程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以更強的發展韌性應對國際競爭和外部挑戰。
8月10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更新了高速公路標識標牌,展示出臨港新片區新氣象。(圖片來源:東方IC)
以“穩”應 “變” 上海挖掘制度變革潛力
8月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推動自貿試驗區在改革開放的“深水區”積極探索創新。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上海自貿區再次迎來擴容,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中國敞開大門迎接自由貿易的堅定立場。
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我國自貿區建設分4批形成了“1+3+7+1”雁陣格局,并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形成了171項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復制推廣,自貿區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區內改革試驗與區外復制推廣有機銜接,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局面。
此次設立的臨港新片區不是簡單的原有自貿試驗區擴區,也不是簡單的現有政策平移,而是一次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制度創新變革。新片區在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更好服務對外開放總體布局的同時,將牢牢把住風險防控底線,從不同維度構建起靈活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為更廣領域、更高標準、更大力度的改革創新提供保障。
圖為廣東深圳龍華區。位于深圳中北部的龍華區在改革開放之前以村鎮、農田為主,隨著近年來經濟發展,龍華區已逐漸從深圳經濟特區的“后花園”變成了“中軸線”,不少深圳人將龍華戲稱為“宇宙中心”。(圖片來源:東方IC)
先行示范 深圳打造創新引領地位
從40年前的先行先試、“殺出一條血路”到今天的創建先行示范區,從“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濟特區到未來可復制、可借鑒的城市范例、全球標桿,循著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前行的深圳,不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更將為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4萬家,數量僅次于北京,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最具科技創新力的城市之一。下一步,深圳將瞄準全球新一輪新科技革命前沿方向和產業變革趨勢,聚焦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等未來科技研發和應用,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創新發展的積極參與者,甚至在更多領域成為引領者。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區’,這是中央對深圳發展成就的肯定。”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認為,先行示范區的設立,意味著在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程中,在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構建中,深圳將繼續以率先改革的智慧、勇氣與膽識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創新性制度安排。
8月27日,山東青島保稅港區,行人從旗陣前走過。(圖片來源:東方IC)
組成“新雁陣” 各地擴容實現更高水平開放
繼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公布后,我國自貿試驗區版圖又迎來了新一輪擴容。8月26日,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等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集中亮相。從祖國最北端到西南邊陲,從東部沿海到內陸腹地,18個自貿試驗區組成的改革“新雁陣”,將引領中國邁上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征程。
在過去12個自貿試驗區的基礎上新設6個自貿區,旨在通過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的差別化探索,開展對比試驗、互補試驗,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好地服務于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目前18個自貿試驗區的布局,體現了沿海開放整體提升與中西部開放重點推進相結合的特點,這將有利于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帶動更大范圍的對外開放。
探索高水平開放和新一輪改革,需要不斷試驗和不斷修正,這正是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大的意義。擴大試驗、打造升級版也是國家現實發展和長遠利益的需要。我們要通過進一步拓展開放的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的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深化我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間的投資合作,為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推動全國形成綜合性改革的良好態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臧夢雅)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復,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文化遺產是城市底蘊的“器”,制瓷技藝和制瓷精神是傳承創新的“魂” 走進景德鎮,伸手就可以觸摸歷史。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昔日,這里是長沙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它已蛻變成人才聚集的文創高地。9月17日下午,瀏陽河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V谷”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如今,以國產自主中央處理器芯片(CPU)和操作系統為核心,湖南加快構建“兩個芯片、一個生態”產業體系。近年來,湖南重視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5G應用、移動互聯網等產業生態,助推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勇于創新,服務創新,在今天的浦東,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所匯聚的巨大成就。在張衡路上,從農田中破土而出的“鸚鵡螺”,就是張江最核心的大科學裝置之一:“上海光源”。
新時代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被賦予更高定位和更重要使命,上海要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浦東則要繼續作為改革創新的探路先鋒,推動長江三角洲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30年前,浦西是燈火光影的“城”,浦東是阡陌交通的“鄉”;時至今日,如果說浦西的萬國建筑積淀了十里洋場的歷史情懷,浦東的鱗次櫛比則書寫著當代中國的開放風采。無論是在上海工作時還是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同志對浦東發展的多次重要論述都飽含對浦東“敢闖敢試”的殷殷期盼:
”可以說,經濟特區的創辦,是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試驗區而展開的。經濟特區的發展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生動縮影,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的付出和心血,詮釋了改革開放的中國道路、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