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5日15:21 來源:求是網
“云中誰寄錦書來”、“欲寄彩箋兼尺素”……古詩詞里充滿了對書信的美好描寫。“鴻雁傳書”凝結真情,書信是人們之間交流信息、溝通感情傳統方式。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書信往來更具情懷、更顯誠意。
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常以書信的形式同人民群眾親切交流。問學習,聊工作,嘮家常,勉勵大家為了美好生活接續奮斗。總書記始終牽掛著貧困地區的脫貧狀況,“花的精力最多”,不僅走遍布大江南北的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召開一系列會議,還與貧困地區的人民保持著書信往來。
一、給下黨鄉:“當年‘三進下黨’的場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
給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
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
你們好!
來信收悉。得知下黨實現了脫貧,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非常高興。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賀!
“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當年“三進下黨”的場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經過30年的不懈奮斗,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
希望鄉親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習近平
2019年8月4日
“學習筆記”注:
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在福建寧德擔任地委書記,為寧德脫貧致富投入大量精力,提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思想。
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位于閩東寧德的大山深處,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全鄉沒有一條公路,交通十分不便,“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形象地道出了這里的交通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進下黨調研指導扶貧工作。經過30年的不懈奮斗,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奮斗中,下黨鄉成功實現了脫貧,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二、給獨龍族:“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給云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的回信
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的鄉親們:
你們好!你們鄉黨委來信說,去年獨龍族實現了整族脫貧,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得知這個消息,我很高興,向你們表示衷心的祝賀!
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也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告別了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進入新時代,獨龍族擺脫了長期存在的貧困狀況。這生動說明,有黨的堅強領導,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團結奮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希望鄉親們再接再厲、奮發圖強,同心協力建設好家鄉、守護好邊疆,努力創造獨龍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
2019年4月10日
“學習筆記”注:
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獨龍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當地地處深山峽谷,自然條件惡劣,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國最為貧窮的地區之一。2018年,獨龍江鄉6個行政村整體脫貧,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2.63%,獨龍江鄉1086戶群眾全部住進了新房。當地群眾委托鄉黨委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的喜訊。
其實,這不是獨龍族和總書記第一次書信往來。2014年元旦前夕,貢山縣干部群眾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情況,報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消息,習近平總書記接到信后立即給他們回信:“向獨龍族的鄉親們表示祝賀!”希望獨龍族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與全國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五年間兩度通信,總書記與獨龍族人民的心交融在信中的每一個字里。
三、給北師大貴州參訓班教師:“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給“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
“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全體參訓教師:
你們好!一年前,在北京師范大學“國培”課堂上,我同大家座談,你們對教育的執著、對知識的渴望、對學生的關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來,你們取得了新的進步,我感到很高興。
你們在來信中說,從事貧困地區教育大有可為,要讓每一個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滿生機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說得很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貧困地區,我們必須補上這個短板。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黨和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師隊伍素質能力不斷提高,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發展教育事業,廣大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你們牢記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務學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為祖國下一代健康成長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節即將來臨,我向你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借此機會,我也祝全國廣大教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習近平
2015年9月9日
“學習筆記”注:
扶貧絕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給錢給物一時間能使當地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但很快又會癟下去。扶貧要建立起發家致富的長效機制,扶貧要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發展教育能有效地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從而徹底斬斷窮根。
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古人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起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實施精準扶貧,要注重推進教育精準脫貧,重點幫扶扶貧人口子女接受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總 結:
紙短情長,日理萬機的總書記非常重視扶貧工作,時刻牽掛著貧困群眾的饑寒冷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各個貧困地區訪貧問苦,主持召開了六次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總書記關于扶貧的三封回信,飽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奮進,體現出深厚的人民情懷,蘊含著對我國減貧事業的深刻思考,激勵著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