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社會 > 正文

汶川耿達鎮:96人被困“孤島”救援正在進行

2019年08月22日08:57  來源:四川日報

5034

  耿達鎮龍潭村村民背著衣物,向安全地帶轉移。四川日報記者 楊樹

  8月21日,搭載著一名重傷員的救援直升機抵達成都。四川日報記者 何海洋 攝

  耿達鎮耿達一貫制學校里,數百位游客排隊,準備上車轉移。四川日報記者 楊樹 攝

  空中救援

  直升機出動已有20人被成功轉移

  8月21日晚,在臥龍特別行政區龍潭水電站附近一處廢棄的沙場內,數十名受困村民和游客等待著天亮后的繼續救援。因為被安置在相對安全地帶,且吃喝都有保障,大家心里踏實了很多。

  8月20日凌晨,受強降雨影響,通往臥龍特別行政區龍潭水電站附近的道路被沖毀。當晚,耿達鎮政府派遣人員通過捆綁繩索懸掛攀巖到窯子溝查看災情,最終確定被困人員有96名,其中游客54名、村民42名(2名村民受傷);有8名村民失聯。因無法采用攀巖方式轉移,在當地干部的組織下,被困群眾和游客在兩處相對安全的地方集中安置。各方商議如果天氣情況允許,第二天通過直升機開展空中救援。

  “經勘查,我們在群眾被困點附近約兩公里處一廢棄沙場開辟了直升機起降點。8名消防隊員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通過多功能擔架抬運、背負轉運等方式,經過5個多小時的翻山攀爬和護送,安全將包含兩名重傷員在內的幾十名被困群眾安全順利營救到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在前方參與救援指揮的消防救援人員介紹道。

  8月21日,省應急管理廳緊急協調77集團軍某陸航旅兩架運輸直升機前往災區轉移受困群眾,但由于救援現場電線過于密集,兩架運輸直升機難以降落,被迫返航。

  “本來想著運輸直升機能一次轉運更多的人,但從現場情況看,只有輕型直升機可發揮作用。省應急管理廳于是協調金匯通用航空增派輕型直升機參與營救被困群眾。”上述參與現場救援指揮的消防救援人員告訴記者。

  8月21日12時24分,被困群眾等來了救援直升機。“我們是按照老弱病殘優先的順序,引導被困人員通過直升機轉移的。”上述消防救援人員表示。

  據統計,截至8月21日20時30分,金匯通用航空共派出直升機18架次,總時長8個小時,共轉運出20名被困群眾。其中18人轉移至耿達鎮小學,2名重傷員已被直接送往成都救治。救援直升機同時為被困群眾運送了兩批物資,包括方便面、米、油、火腿腸、燈具等。

  據介紹,下一步,救援力量將根據天氣情況和轉移條件,采用徒步或直升機轉運等方式,將其余被困人員轉移至鎮上安全地帶。

  兩名重傷員空運至華西醫院

  □本報記者 李寰 殷鵬

  8月21日下午,兩名在臥龍特別行政區耿達鎮龍潭水電站上游受傷的傷員,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療航空救援分隊的直升機轉運至成都,并迅速送往華西醫院搶救。

  當日11時13分,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第一批隊員乘醫用直升機飛赴耿達。當第一批救援隊員到達現場后,兩名隊員立即開展了現場救治和傷員傷情評估工作。急診科醫務人員佟樂介紹,“當地局部地區形成了‘孤島’,完全沒有醫療條件,有游客和當地居民滯留。其中有兩名重傷員,經過傷情評估,需要轉運到華西醫院接受治療。”

  在轉運第一名重傷員的過程中,能見度較低,風很大,導致飛機顛簸厲害。為避免傷員在運轉途中加重傷情,救援分隊隊員們為其準備了專門的擔架和頭部保護器,并隨時監測其生命體征。經過40分鐘的飛行,當日13時53分,直升機平穩降落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體育場。記者在現場看到,醫護人員、救護車迅速就位,傷員被送上停靠在體育場跑道上的救護車。隨后,救護車一路綠燈,很快抵達華西醫院急診科,整個轉運過程不到5分鐘。

  經醫生初步診治,該傷員有多發性骨折,還有氣胸的可能,不過所幸生命體征平穩,意識清晰。

  當日18時30分許,搭載第二名重傷員的直升機飛抵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體育場。據了解,這名重傷員腰椎受傷。

  地面排險

  救援受困者水電站排險是“重中之重”

  “你看,那就是龍潭水電站了。”指著近一公里外的地方,臥龍特別行政區耿達鎮龍潭村村民方玉書告訴記者。

  8月21日中午,記者跟隨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水利廳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挺進受災較重的耿達鎮龍潭村。在這里,大家都在為村口臥龍河上游的龍潭水電站揪心。在他們眼中,龍潭水電站的排險處置,事關水電站上游受困的96名群眾和游客能否盡快脫險。□本報記者 王成棟 張明海

  牽動人心

  水位暴漲,阻斷96名群眾歸途自8月20日凌晨起,龍潭水電站蓄水量開始暴漲,漫壩溢流,如今龍潭水電站的實際水位已經超出設計最高運行水位5米左右。

  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宏葆介紹,96名群眾和游客受困于龍潭水電站上游,受困點位距離龍潭水電站的大壩只有500多米。由于水電站蓄水量暴漲,這500多米的道路已經被沖毀,更令人揪心的是,“如果水位繼續上漲,他們的避險區域就有危險。”

  據了解,受困群眾和游客的另一個避險通道是臥龍鎮方向,但因沿途多處道路垮塌,無法在短時間內搶通。

  此外,據有關部門的反饋,受地形、當地風力影響,空運解救游客的作業時段、運力都受限較大。

  “所以,龍潭水電站的處置,是臥龍特別行政區當前搶險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省防指相關負責人認為,只要水電站水位消退,上下游水毀公路可在短時間內搶通,受困人員和游客能夠安全轉移。

  水電站險情還威脅著臥龍河下游群眾的安全。自8月20日以來,水電站已經持續出現漫壩現象,如果不及時處置,大壩一旦潰決,水電站以下的5-7公里地段將會受到較大影響。也正因如此,8月20日開始,當地已開始大規模組織臥龍河下游居民轉移。

  怎么排險?

  想方設法開啟閘門,開設泄流槽省水利廳工作組初步調查顯示,8月20日凌晨前后,由于強降雨導致上游來水暴增,此時,龍潭水電站工作人員開啟閘門,加大下泄力度。但閘門剛剛開啟不到1米,大水沖毀了閘門輸電線路,隨后備用電源也因大水涌入而停止工作。因此,在閘門不能開啟的情況下,龍潭水電站水位快速上漲,進而出現險情。

  那么,水電站的險情如何排除?“目前,我們已經做出了預案。”省水利廳專家介紹,將采取一切措施開啟閘門,若閘門短時間內不能開啟,則進行閘門破拆或在左岸非溢流壩段開設臨時泄流槽泄水。同時,復核閘壩下游左岸不穩定山體的安全性,做好安全監測預警工作,確保搶險作業安全。

  “目前,下游群眾的轉移安置已經收尾。正在對受威脅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8月21日下午,在耿達鎮舉行的會商會上,臥龍特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好消息傳來,8月20日晚開始,龍潭水電站所在的臥龍河上游,降雨逐漸減弱,受此影響,龍潭水電站的水位下降了半米多。

  “但是,現在的水位,仍然高出最高設計水位。”省水利廳專家表示,龍潭水電站的處置工作,必須“慎之又慎”。

  山洪來了 他挨個敲門叫醒游客

  □本報記者 王成棟

  8月20日2時許,地處倉旺溝和臥龍河交界處的臥龍特別行政區耿達鎮龍潭村被突如其來的山洪泥石流襲擊。一瞬間,全村地表多了近兩米的淤泥,四處狼藉。

  自救,從泥石流發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20日2時前后,“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察覺不對的龍潭村農家樂老板劉華清打開手機照明,看到距離自家不到150米的倉旺溝“長高了”,泥漿一樣的洪水裹挾著木頭、石頭四處流淌。

  “快起來!山洪來了!”見勢不妙,劉華清挨個敲門叫醒游客。等到所有人聚齊,大水已與二樓齊平。隨后,人群開始向三樓轉移。

  “有的建議直接沖出去,都被我擋回去了。”劉華清說,他判斷的理由是,從天亮以后,倉旺溝里的石塊變小了——那是水勢減弱的標志。果不其然,7時前后,河水退回了溝里。

  一個小時后,劉華清組織大伙前往十公里外的耿達鎮安置。“老板,謝謝你!”劉華清說,這是他聽到過的最好顧客反饋。

  食用油、大米……21日中午,趁著好天氣,龍潭村“賣貨郎”薛艷明趕緊搶運倉庫里的物資。

  泥石流來襲那天,這個河南人剛好到龍潭村半個月。那天晚上,他就睡在車里,準備天不亮就去都江堰市區進貨。但沒有想到,在泥石流面前,不過5秒鐘時間,薛艷明親眼看見自己的汽車被卷進黑暗里。災后,有人勸他,考慮去別處“創業”。

  “走?我才剛到這里。”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間隙,薛艷明已經拎著鐵鍬開始清理倉庫前的淤泥,他說,已經有不少小賣部商家找到他,讓他完成本月19日那天的“訂單”,“這生意,要做完!”  □王吉南 四川日報記者 任鴻

文章關鍵詞:潭水 8月 游客 水電站 運輸直升機 溢流壩段 漫壩 臥龍特區 龍潭村 群眾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太行大峽谷:帶給頭條大咖們的一場視覺盛宴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林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9首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正式開幕。達人們身著漢服,行于山水之間,自然山水與傳統服飾相結合下,展現出桃花谷景區內與眾不同的風姿。

  • 改革開放40年·親歷變遷:旅游 走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8月,在歐洲歷史名城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雕像前,記者與前來游玩的尤必昌老人一家不期而遇。王偉倩攝(人民視覺)圖④:今年8月,尤必昌老人在景區用手機拍攝。上世紀80年代初,尤必昌轉業到廣東梅州蕉嶺縣長潭水電站,水電站位于梅河上游的長潭水庫。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