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0日13:57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文圖
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這個原本再簡單不過的問題,近年來卻成了問題,時不時地會“考驗一下”人們。8月18日早上,在鄭州經三路附近,一位老人疑在晨練時摔倒,臉部朝下摔在地上,口鼻埋在血中。老人摔倒不久,剛好被另一位跑步經過此處的市民看到,在這位熱心市民的幫助下,老人得到了及時救治,而這位熱心市民卻稱有些“心寒”,因為自己連喊多聲,希望其他路人能一起幫忙卻無人上前。
老人疑晨練中摔倒口鼻埋在血中好心路人及時救助
不少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有晨練的習慣,而在晨練中老人突然摔倒甚至猝死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8月18日早上6點半,鄭州市民徐杰在晨跑經過經三路與紅專路交叉口附近時,聽到有個路人說附近有個老人摔倒了,他趕快跑了過去,看到路邊地上趴著一位老人,而在他臉下是一攤血。
“看到這一幕后,我就趕緊上前了,”徐杰告訴記者,當時老人摔倒的地方旁邊沒有一個人,老人臉部朝下壓著一攤血水,他上前連著叫了老人好幾聲,也沒啥反應。看到此景徐杰急壞了,他發現老人的口鼻都埋在了血中,就趕緊拿出手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隨后不久,急救人員趕到了現場,徐杰又忙著幫助醫務人員將老人抬到了救護車上,“經過現場搶救,老人在被拉走的時候,已經恢復了呼吸和意識。”徐杰表示,當從醫生口中得知由于得到了及時救助,老人沒有生命危險的時候,這讓他感到很是欣慰。“醫生當時走的時候說,幸虧老人摔倒在地不久就被發現了,如果再晚一會兒可能就很難再救過來了。”
救了老人卻感“心寒”,施救時連喊路人幫忙卻無人上前
在感到欣慰的同時,徐杰稱自己也感到有些“心寒”,因為在自己上前對老人施救時,向附近的路人連喊了多次尋求幫忙,卻無人上前。
“在我撥打完120急救電話后,上前查看老人情況時,看到他的口鼻都埋在血中,這樣的情況還是很危險的,如果呼吸跟不上老人可能會窒息,我就想著能把趴在地面的身子翻過來,給他做人工呼吸,”徐杰稱,他看到離他十幾米的地方站著三四個人,就喊他們希望他們能上前一起幫忙,“但我連喊了幾聲,他們都是遠遠的觀望卻沒有上前來幫忙,這讓我感到有些心寒,心里很是難受。”
徐杰告訴記者,他試了試自己沒能翻動這位老人,最后只能是將老人的頭轉了轉,將貼著地面的臉部轉向了一側,將口鼻從血水中挪了出來。“當時120來之后,醫生也說幸虧我當時將老人的頭轉了轉,要是口鼻繼續埋在血水中一會兒可能會窒息而亡。”
“假如說當時我也裝作聽不見離開了,這個老人可能就不行了,”徐杰表示,他想呼吁大家再遇到這樣的事的時候一定不能冷漠,要一起上去幫忙,不能僅僅是圍觀,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都可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23%會上網,在農村這個比例更低,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突出。信息時代,幫助農村老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讓他們會網購,會上網聊天、看新聞,可以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便捷、更豐富多彩,充分享受數字化帶來的發展成果。
“十三五”期間,我國加速鄉村公路建設和公交班車運營。一輛輛便民的公交車開進村里,解決了廣大農民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鄉親們“出門水泥路,抬腳公交車”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一家餐館門前的攝像頭,記錄下了一位老人冒著風雪在餐館門前鏟雪的畫面,而背后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而每次李女士請老人進餐館吃飯時,老人都愿不進屋,執意要在外面吃。
?河南西平縣七旬老人李東海,自建了一座博物館。館內有6萬余件藏品,其中還包括不少日軍侵華相關的實物罪證…這些都是李東海省吃儉用,跑遍20多個省市一一搜集而來。他一直堅持免費開放博物館,還會跟參觀者細細講述每件館藏的故事,“只要身體許可,會一直講下去”。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一家餐館門前的攝像頭,記錄下了一位老人冒著風雪在餐館門前鏟雪的畫面,而背后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 而每次李女士請老人進餐館吃飯時,老人都愿不進屋,執意要在外面吃。
答:老人將房產贈予自己樓下的水果攤主,這個事件中主要涉及4個法律問題。2021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我國首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來處分自己的財產,在第三款更是明確地規定自然人可以通過立遺囑的方式將自己的財產贈予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現在很多的公證機關都注意到在進行公證時老人的意識是否清醒這個問題。
記者在現場看到,地面上一灘血跡,道路中間的護欄被撞倒,事發時老人推的手推車被撞翻在地,空落落的,而老人卻再也回不來了……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記者楊光從交警處了解到,肇事司機初步排除酒駕,正等待進一步處理。
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余名涉案人員被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科技的進步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也給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超市里,電子支付成了常態疫情期間,健康
王海東表示,一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一定要保留這個渠道,還要暢通這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