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4日20:5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總有一種力量催人奮進,總有一種精神振奮人心。回味習近平總書記給社會各界群眾的回信,殷殷囑托中刻寫著偉大精神,字字真情里蘊含著無窮力量,激揚全國各族人民以上下一心的奮斗精神、建功立業的熱情干勁,為同心共筑中國夢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
來自中南海的回信,是回音也是佳音。曾經只有一個人的志愿服務隊伍,如今已是全國上億志愿者的青春模范;昔日只有一家人的雪域邊陲,今天已是守邊興邊的發展熱土。從脫貧攻堅到志愿服務,從大學校園到民營企業,從祖國邊疆到創新一線……這些發生在大江南北、各行各業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既是新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見證,也是無數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真實寫照。
在新坐標中實現新價值,這是一種寶貴的傳承。墾荒精神有沒有過時?志愿精神值不值得弘揚?愛國精神應不應該踐行?針對這些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鏗鏘有力的答案。在回信的鼓舞下,浙江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后代們爭做新時代的“墾荒者”,申請來西藏玉麥落戶守邊的居民越來越多,“志愿接力”一棒一棒往下傳,強軍目標在連隊、在邊防落地生根。事實證明,只要前后相續、接力奮斗,拼搏的精神就不會斷檔,前進的力量就不會枯竭。
在新指示中踐行新要求,這是一種前進的啟示。脫貧攻堅到了最吃緊的時候,全面小康到了最緊要的關頭,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做?回信給出了新方向、指明了新目標。例如,云南獨龍族人聚居的村子隧道通了、網購火了、產業興了、村民富了,傳遞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號;新疆于田縣先拜巴扎鎮良種場村掀起了學習普通話熱,折射出天山南北播撒民族團結種子的場景。只有善于領會回信精神,了解新動態新形勢,落實新指示新要求,才能砥礪奮進、奮發有為。
在新征程上注入新動力,這是一種不竭的力量。國測一大隊隊長回憶說,“進入2015年,我們在業務、技術、人才隊伍轉型上面臨不少坎。就在這時候,我們接到總書記回信,大伙兒勁一下子鼓起來了。”任何事業都充滿坎坷,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前進也不是一馬平川。回信的突出作用,就體現在喚起人們的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闊步新征程、昂首新時代。這啟示我們,將回信里的囑托轉化為干事創業的責任,把念茲在茲的深情淬煉成奮斗拼搏的力量,就沒有什么戰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問題。
回信是惦念,也是囑托;是鼓勵,也是厚望。對收到回信的人們而言,回信是一個時間節點,代表著對過去的肯定,更象征著對未來的期許。而對新時代的追夢人來說,每個人都能在回信中汲取到力量、在精神上感受到鼓舞。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一項一項抓落實,才能不負諄諄囑托,回應殷殷關切。在前進的道路上努力奔跑,我們都是書寫者,我們都是收信人!
相關閱讀:
人民網評:總書記的回信紙短情長,見證為民大愛
人民網評:總書記的回信催人奮進,各族群眾加速奔小康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