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2日15:30 來源:經濟日報
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這是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經濟應對外部復雜環境的立足之本。
“產業基礎能力是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一個新提法,是對工業基礎能力的一個拓展和補充?!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許召元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過去,工業基礎能力主要是指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也稱為工業“四基”。多年來,工業“四基”是制約我國工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比如,我國是世界第一的電子產品制造大國和造船大國,但是大部分的高端芯片、高鐵裝備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近半船舶動力系統及裝置等眾多“四基”產品卻依賴進口。
比如,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72億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2.7%。但國產手機的核心基礎軟件、操作系統等卻幾乎完全依賴國外。
“傳統的工業‘四基’還應再加上基礎軟件這一項。”許召元認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傳統服務業領域的基礎能力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基礎軟件方面,集成電路設計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不少工業基礎能力。因此,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產業基礎能力,是在傳統的工業基礎能力基礎上,再加上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基礎能力。
如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當然是強化基礎創新,突破關鍵核心領域,補齊重大短板,完善產業鏈配套,提升產業鏈、優化創新鏈、配套服務鏈、培育人才鏈,從而推動產業真正走向高質量發展。
我國率先開發出世界最高級別R6級系泊鏈鋼、高溫超凈電袋復合除塵技術開發及應用取得重大突破、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正式投產……上半年,我國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和新興產業引領作用,全力推進“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產品“迭代”應用,優化產業基礎能力,大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7%,分別比整體制造業快2.6個和1.3個百分點。
“要繼續聚焦少數關鍵核心領域,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組織力量集中攻關。”許召元認為,優化產業基礎能力是一項長期行動,需要發揮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專項攻關行動,從宏觀層面統籌協調和整合資源,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產學研用之間形成聯動,共同開展技術攻關,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瓶頸。
要堅持引導我國企業從以前的低水平重復、簡單數量擴張模式向高質量發展,向依靠創新驅動和品質提升轉變,從而帶動對這些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和基礎軟件的更大需求。要為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軟件等成長提供應用機會,引導和支持大型下游企業,通過分散采購的方式為新產品提供一定的發展空間。
“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不少基礎能力的突破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和前所未有的條件。政府要創造更好的信息交流平臺,促進企業和科研院所之間加強合作,溝通信息,充分利用這些新技術實現基礎能力的突破?!痹S召元說。
但要注意的是,產業基礎能力是全球分工的產物,我們不可能建成一套獨立、全部依靠自身能力的工業體系,很多基礎能力只要有較安全的替代來源,或者短期內投入資源可以攻克的,應該由企業基于自身的需要進行攻關。畢竟,如今的創新是開放的創新,如今的產業更應在產業鏈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去著眼布局和優化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黃 鑫)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要素,計算是轉換數據價值的先進生產力。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移動總經理楊劍宇建議,加快發展我國自主創新的新計算產業。楊劍宇建議,加快發展我國自主創新的新計算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