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30日19:39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 文/圖) 7月30日,記者從河南省科協獲悉,首期“中原科普講壇”在鄭州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為我省300余位聽眾奉上了一臺精彩的科普盛宴。
“中原科普講壇”是省科協創新打造的大型公益性常設科普平臺。“科普是科協組織的‘看家本領’,普及垃圾分類的科學知識,引導公眾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科普工作的重要職責。”省科協副主席房衛平表示,設立這一平臺,旨在聚焦社會熱點、群眾關切的相關問題,組織專家研討交流,發出科學權威聲音,向社會公眾解疑釋惑,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提升公眾科學素養。
“2017年全國246個大中城市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完全無害化處理。但是,截止到2018年,我國垃圾堆存量已超80億噸,1/3以上城市被垃圾包圍,垃圾圍城形勢依舊嚴峻。”侯立安院士表示,只有加強源頭減量控制,加強垃圾分類處置技術創新,才能推動我國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置的快速發展。
垃圾分類是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前提。侯立安院士認為,政府可與企業、社區、社會團體、公民合作,建立以政府主導,市場開放、各種非營利組織協同、公民合作的多中心的垃圾分類合作治理機制,搭建垃圾分類管理的網絡化共治體制。
“德國是全球再生資源利用率最高的國家,居民生活垃圾的利用率達到58%;比利時超過80%的廢棄包裝被回收利用,每年出售循環利用材料可帶來約7億歐元的收入;日本對全民普及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帶來的效益就是日本年均垃圾產量世界最低。”侯立安院士舉例,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因地制宜,有效的解決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問題。
“例如,我國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垃圾分散且產量季節性波動大,可采用‘移動游擊戰+回歸自然’的垃圾處理模式,發酵可降解垃圾,讓其回歸于自然,以提升土壤質量;東南地區人多地少、垃圾產量高,可采用‘現代化科技陣地戰’垃圾綜合處理模式,借助高科技手段,建立生活垃圾源頭分類、過程回收、末端利用新模式。”侯立安院士表示,我國還可加大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特別是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型垃圾分類收集基礎設施建設。
垃圾分類處理需要依靠先進的科技生物技術。“我們可以研發‘智慧環衛’人工智能垃圾分類技術、生活垃圾智能機械分揀與資源化處理一體化技術與裝備;建設地下管廊垃圾密閉真空負壓傳輸系統、地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開發高速活性制肥、干餾焚燒等生活垃圾資源化新技術。”侯立安院士表示,垃圾資源化技術的革新,需要創新性人才的支撐,垃圾分類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要加強垃圾處置行業人才隊伍建設。
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防控和治療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表示,當前正利用大數據技術支持復工復產的各項工作,主要是要支持復工復產目前態勢、人員流動情況、物資供需對接,用工對接以及運輸調度。
2019年12月30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張磊貪污一案。
2019年12月30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張磊貪污一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創建人鄧中翰在致辭中表示,信陽市是一座豫風楚韻的人文古城、一座將星璀璨的革命紅城,當前信陽正著力構建“一市一區三樞紐”,在教育、科技、脫貧攻堅、文化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衛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原大地正在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的熱土之一,國際合作孕育著巨大的潛力,并為河南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提出了三點建議。
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高伯龍——中國“激光陀螺奠基人”,數十年里在一片片質疑中頂住壓力,在一次次失敗后從頭再來,提出了中國專屬的激光陀螺理論,并將理論變成了現實。
除了能“秒下電影”之外,5G還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應用?網絡速度越來越快,萬物互聯的世界安全嗎?在日前召開的北京網絡安全大會上,圍繞網絡安全等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接受了“新華視點”記者的專訪。
4月30日,記者從省科協獲悉:根據中國工程院4月30日公布的結果,我省有8人獲得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資格。分別分布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農業學部等4個學部。
河南日報訊(記者朱殿勇)10月29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陳潤兒在鄭州會見參加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第十二屆學術會議的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陳建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科技委主任薛群基,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等22位院士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