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2日21:4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特稿:人類登月50年 探月熱再興
新華社記者
歷經數次推遲,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終于在22日升空,飛往數十萬公里外的那輪明月。同一天,中國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方已與歐洲、俄羅斯有關部門初步達成共識,將共同牽頭探討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劃論證工作。
這一輪探月熱潮,恰逢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50周年。50年來,探月大軍中除了各國“國家隊”外,又迎來了民間機構,它們將共迎新的探月時代。
“國家隊”加速奔月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陸續向月球發射了100多次探測器或登月飛船,其高潮是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上的宇航員成功登月,尼爾·阿姆斯特朗說出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崩鋺鸾Y束后,探月熱明顯降溫。但這兩年,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再度加速。
美國特朗普政府提出重返月球計劃,并以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為其命名?,F在外界好奇的是,美國能否如愿在2024年前利用新的火箭和飛船把宇航員再次送上月球。除了登月外,美國還計劃在月球軌道上建立一個叫“月球門戶”的平臺。
俄羅斯航天集團去年3月宣布,計劃兩年內發射“月球25號”探測器,重啟從蘇聯時代算起已中止了40余年的月球探測計劃。同年11月,俄羅斯能源火箭太空公司公布了俄羅斯月球基地計劃的建設路線圖,根據該計劃,俄羅斯宇航員將在2030年后登上月球。
印度曾于2008年10月成功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獲得大量圖像和探測數據。“月船2號”是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如果它能按計劃成功在月球南極區域著陸,印度將成為繼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之后第四個有探測器在月球著陸的國家。
今年年初,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當時,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曾表示,2019年年底前后,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實現區域軟著陸及采樣返回;后續還將發射嫦娥六號等月球探測器,按計劃執行月球極區探測和月球南極采樣返回等;嫦娥七號計劃執行月球南極綜合探測,包括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等。
民間探月熱興起
如今的探月已不只是“國家隊”的行動。今年2月,由以色列一家私營機構主導制造的“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搭乘美國“獵鷹9”火箭,開啟奔月之旅。這一世界上首個非國家發起的探測器登月任務雖然因技術故障失敗,但拉開了民間機構探索月球的序幕。
今年5月,美國航天局宣布,已挑選出3家商業公司制造的月球著陸器,它們未來3年內將把美航天局的科學和技術載荷運送至月球表面,為2024年美國宇航員登月鋪路。美國航天局同月還選擇11家美國公司為“阿耳忒彌斯”計劃研發載人登月系統。
據日本媒體報道,總部位于東京的日本航天初創企業ispace正在推進一項名為“HAKUTO-R”的計劃,第一步是在2020年年中將獨立研發的探測器送入月球軌道,第二步是在2021年年中發射月球著陸器并實現其攜帶的兩個漫游車在月面行駛,后續目標是開發月球南北兩極可能蘊藏的“水資源”。
此外,被媒體報道較多的,還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打算開啟商業太空旅行項目,送游客繞月飛行;沃達豐、諾基亞和奧迪等公司計劃合作發射月球探測器并在月球上搭建首個4G網絡……
太空旅游、太空采礦、太空移民、在軌制造和衛星服務業……這些曾經只是科幻的概念似乎正在逐步走向現實,太空產業正處于“變革邊緣”,而私企將可扮演重要角色。也許有一天,月球將成為地球的“第八大洲”,低成本商業探月不再是夢想。
“合作遠比競爭有益”
本月20日,澳大利亞出生的前美國航天局宇航員安迪·托馬斯在出席堪培拉紀念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活動時對新華社記者說,太空探索是人類的共同事業,“對于太空探索而言,各國之間合作遠比競爭有益”。
探月任務中,多國合作色彩已然愈發濃厚:探測器攜帶其他國家的科學載荷已成常態,許多探測任務背后也有不同國家的參與,對未來的設計構想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少中外航天專家指出,目前國際合作已成為太空探索主流,如能集中全球智慧,可快速實現太空探索目標,化解技術風險,分攤經費,讓各方受益。
比如,中國于2016年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設想。此前,歐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羅斯有關部門最近也提出2030年后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中方將與歐洲、俄羅斯共同牽頭探討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劃論證工作。
吳艷華22日在珠海舉行的第四屆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會議上說,希望按照“規劃對接、聯合設計、協同實施、成果共享”的方式,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論證工作,充分發揮中國和世界各國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領域的各自優勢,開展科學目標、系統級或任務級的聯合論證與研究,持續和平探索太空。(執筆記者:葛晨;參與記者:郭洋、郭爽、周舟、白旭、岳東興、趙旭)
新聞鏈接: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后,于昨天(12月6日)凌晨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拍攝的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國家航天局供圖 光明日報北京12月4日電(記者陳海波 通訊員戚鐵磊、李晨)旗開月表,五星閃耀。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援引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凱蒂·喬伊博士的觀點說,嫦娥五號采集的新樣品會加深對月球火山史的認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并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探測器鉆取采樣前,月壤結構探測儀對采樣區地下月壤結構進行了分析判斷,為采樣提供了數據參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示意圖。
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道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道,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道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帶著“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飛向距離地球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16年來,總臺央視記者崔霞從“嫦娥一號”開始報道探月工程,看到了中國航天的一次次進步,也見證了探月工程的一次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