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6日14:28 來源:央廣網
寧夏鹽池縣灘羊(央廣網記者 母晨靜 攝)
央廣網吳忠7月5日消息(記者母晨靜)7月4日上午,“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絡媒體行來到寧夏鹽池縣。該縣位于寧夏東部,周邊分布著大小20余個天然鹽湖,是寧夏灘羊的集中產區。
媒體團首先到達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村支書朱玉國詳細介紹了曾記畔村的脫貧情況。曾記畔村全村總面積45.5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41戶20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6戶576人。現有耕地2.6萬畝、草原4.8萬畝。
曾記畔村村支書朱玉國介紹脫貧情況(央廣網記者 母晨靜 攝)
2014年,曾記畔村創新“項目捆綁”模式,將“雙到戶”人均2000元的扶持資金注入到互助社。通過“千村信貸”“項目捆綁”等金融創新提高了貧困戶入社率,解決了貧困戶貸款難、貸款貴問題。曾記畔村52歲的魯永勝在2014年成功申請了5萬元貸款,買了100多只羊。如今家里養殖的灘羊總量達300多只,年收入從2014年之前的1000多元增至十幾萬元。
魯永勝與自家灘羊的合影(央廣網記者 母晨靜 攝)
近年來,該村黨支部堅持走“依托金融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依靠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路子,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則,全面落實縣委、政府“1+4+x”產業扶持政策,打造以灘羊為主導,小雜糧、中藥材、牧草為支撐和以灘雞、土豬養殖等多種經營為輔助的特色優勢產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貸款支撐,實現了產業發展支持“全覆蓋”,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鹽池縣盛博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央廣網記者 母晨靜 攝 )
隨后,媒體團又抵達了榮獲“全縣灘羊養殖示范村”稱號的王樂井鄉劉相莊自然村。目前,該村已建成標準化養殖園區一個、標準化養殖暖棚115座,成立盛博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和牛記圈村灘羊協會,培育養殖大戶29戶。2018年全縣灘羊飼養量315萬只,出欄180萬只,產肉2.7萬噸,外銷約8800噸,遠銷26個省區40個大中城市,設有銷售店(點)226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00元。灘羊產業已成為農戶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
羊舍里成群結隊的灘羊(央廣網記者 母晨靜 攝 )
合作社中建有灘羊防疫室(央廣網記者 母晨靜 攝)
劉相莊自然村圍繞打造一村一品草畜產業示范村的發展目標,按照“興產業、求發展、帶民富”的工作思路,逐漸探索出“支部+協會+養殖園區+黨員+農戶”的“5+”模式。為增加無產業貧困戶收入,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班子引資8萬元,按照“集體入股、合作經營、收益入村、農戶增收”的方式,實行注資入股盛博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年集體收益9600元,為15戶貧困戶戶均補助500元。實現了三贏:合作社擴規、村集體收益、貧困戶增收。在發展灘羊產業的同時,劉相莊自然村還將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杜絕偷牧,加大禁牧,優化生態,營造綠色草原,為打造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橫亙陜西、內蒙古、寧夏三地的毛烏素沙地,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那些年,毛烏素沙地邊緣荒漠化日益嚴重,肆虐的沙漠,以每年幾十米的速度向寧夏西南部靈武地區侵襲。在寧夏,有沙的地方,就有這樣的“抗擊沙漠的勇士”,他們向沙漠不斷播種綠色,訴說著一代代寧夏人守護綠水青山的永恒誓言。
7月4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網絡媒體行來到寧夏鹽池縣,鹽池縣位于陜甘寧蒙四省交界地帶,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既是革命老區,也是寧夏中部干旱帶上的國家級貧困縣,總人口1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