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5日10:06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初心,源自人民,又回饋人民。
在陜北,習近平“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
在梁家河,習近平真切體驗了百姓疾苦,也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百姓需要。
既一心為民辦事又善于為民辦事的生動實踐中,有過“一輛手扶拖拉機”的身影。
習近平用獎勵給他的三輪摩托換了一臺磨面機,為全村人開了個磨坊,還換了一輛手扶拖拉機,為全村人耕地、拉莊稼。
習近平曾這樣講述它的故事:“當時,延安地區有3萬北京知青,我是第一個當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北京市獎勵給我一輛三輪摩托車,我一看,這車在村里沒什么用,開都開不進去,換個實用的東西吧。后來,開著它到了延安,找到延安農機局。我說,這輛三輪摩托車是北京獎給我的,我想跟你們換幾件農機具。他們聽了很高興,當時那輛摩托車在延安也是很緊俏的,最后換了一輛東方紅52馬力的手扶拖拉機、一臺磨面機、一臺揚場機、一臺碾米機和一個潛水泵,都很實用。”
“很實用”的除了這些農機具,還有他為村里辦起的代銷店、鐵業社、磨坊和帶領大家打的一口深水井,以及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習近平帶領村民建設了陜西第一口沼氣池。
當年,習近平在報紙上看到四川在搞沼氣,就跑去取經,回村修建了陜北第一口沼氣池,帶領村民建成全省第一個沼氣化村,解決了村民做飯和照明的困難。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習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憶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既全心全意為民,又實心實意惠民。
深入群眾、真抓實干,樁樁件件都為了他心中牽掛的人民。
在正定,他探索“半城郊型”的經濟模式和旅游業的重大“轉型”戰略,帶領正定人民走向富裕。
1989年12月2日,習近平帶領地直機關干部到寧德市參加義務勞動。
在寧德,“連家船民搬遷上岸”“茅草房改造搬遷”,一系列政策讓“連家船民”告別風雨飄搖的生活,過上了安穩日子。
在浙江,他帶領當地人民防御臺風、抗擊“非典”,災難面前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
邁入新時代,以民為本的初心依舊。
舉全黨全國之力消除貧困,兌現共同富裕之諾;優先發展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穩定就業,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
務實篤行,久久為功。習近平用真心聆聽人民心聲,用實干履行神圣職責。
為群眾做實事,是他始終不渝的信念。(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資料來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擺脫貧困》、人民日報等
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農民合唱團指導老師 李震宏:我當時就想著搞個短期培訓,但是當我們來培訓的時候大家積極性特別高。 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村民 王小平:夢想就是把歌唱好,出去能走個北京,能走個外面,反正讓全國的農民都知道我們農民也能唱歌。
10月18日,鄭州新密市超化鎮街頭,一幢極具年代感的青磚鐵匠鋪中,83歲的鐵匠孫殿臣帶著67歲的弟弟孫喜臣,叮叮當當在鐵砧子上鍛打著一只燒紅的鐵刀。據83歲老鐵匠孫殿臣稱,他17歲就開始打鐵,如今算下來已經干了66年了,只要是農具,什么都會做,但現在科技發達了,傳統的農具早已經不使用了。
本報記者李嘉南攝有辦法的“粉條書記” 賣粉條,是田昕上任第一書記后,牛橫嶺鄉親們向他提出的第一個請求。本報記者李嘉南攝俺們的田書記 自從田昕來到牛橫嶺,牛天保大爺家的門欄改了三次。
手機變農具、農田變景區,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智慧農業成功轉型,讓人們看到了一片高科技加持下的田園風光。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產加銷無縫對接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了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的華麗轉身。
前兩天,鄭東娟又報名參加阿克蘇市2020年首期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班,向浙江專家學習短視頻制作、平臺推廣、網紅直播等技巧,她堅信只要努力,不斷學習,就一定能將自己的蘋果賣得更好,收入更高。7月10日11時,新疆阿克蘇市紅旗坡片區果農鄭東娟穿上藍色運動裝,戴上遮陽帽,一條方形絲巾對折成三角形扎在遮陽帽外面,將大部分臉防護起來。
一根網線、一塊屏幕、一部手機,打通貧困地區農產品“出山路”,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新農具”—— 河南商丘市寧陵縣王大莊村500戶農民,原來靠種地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電子商務能夠從銷售端迅速拉動當地電商產業鏈條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倉儲、分揀、運輸直至冷庫、攝影、直播工作室等,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吳連軍拿出一沓一沓的訂單說:“2月底接到鎮里復工復產的通知,我立馬遞交了申請,并準備好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疫情讓周邊村子里一些想外出打工的人找到吳連軍,吳連軍就教他們技術,帶著他們一起干,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4月28日,一場零食帶貨直播在蘇寧拼購悄然開播。為了準備這場直播,四天前,店主陳女士特意在iPhone SE發售首日來到蕪湖許鎮蘇寧易購惠佳店搶下首單。除了直播流量外,蘇寧拼購還為米豆寶食品店匹配了推客資源。
身后是一片花海,身前是萬千網友——打開直播軟件,面對鏡頭,韓曉文沒有絲毫膽怯,直播帶貨已是老把式。當直播成為“新農活”,鏡頭成為“新農具”,“新農人”們的青春也像花兒一樣綻放在田間地頭。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部署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優先幫扶特殊貧困群體等8個方面28項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