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6日15:39 來源:中國軍網
電影海報。圖片來源于網絡。
今天,電影《八子》上映,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贛南中央蘇區真實事件改編”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
影片背后的真實事件,發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壩,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去參軍,自己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可兒子們卻全部犧牲在了戰場上。
當年,“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戰場”這樣的感人場面在贛南蘇區鄉村時刻在發生。無數年輕人,為了國家利益背井離鄉去參軍,直至獻出年輕的生命……
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幾日前,記者走進瑞金,聽當地群眾為我們講述“八子參軍”的感人故事。
楊世桃老人為我們講述八子參軍的故事。中國軍網記者李響 攝
楊榮顯,是瑞金沙洲壩的一位普通村民。家有8個兒子,楊家世代遭受地主剝削,生活過得十分艱難。紅軍來到后,家中分到了田地,才過上了好日子。也因為此,楊榮顯對紅軍始終懷有感激。
1931年,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在葉坪成立的第二天,楊榮顯就帶著大兒子、二兒子前去報名參軍了。但不幸的是,不到三個月,兩個兒子便犧牲在了戰場上。噩耗傳到家中,楊榮顯老人一句話也沒說。看到兒媳懷中的孫兒,他心如刀割。
本圖刊于《永恒的初心》
1932年,為了扼殺新生的紅色政權,國民黨對中央蘇區實行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在前方戰事吃緊、后方兵員短缺的情況下,蘇維埃政府發出了“擴紅支前”的號召。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的楊榮顯老人,再次把剩下的六個兒子,都送去參軍了。此去征程漫漫,前方槍林彈雨,楊榮顯與兒子們當然知道,參軍作戰的危險。但你不去、我不去,誰去呢?
電影《八子》宣傳照,出品方供圖。本圖刊于《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06月17日07版
蘇區軍民經過艱苦作戰,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圍剿”,楊家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也都先后犧牲在了戰場上。此時,鄧小平聽說了楊家的事,專門派人看望了楊榮顯老人。并告訴他,部隊已下了決心,要幫他找到老七、老八,把哥倆送回老人身邊。可楊榮顯怎么也不答應。
最后,經過幾番周折,終于在廣昌戰役的戰場上,找到了老七、老八。聽說了家中的事,哥倆說,“等打完廣昌這一仗再回去”。可就是這一仗,兄弟倆再也沒能回家。聽到老七、老八犧牲的消息,楊榮顯老人再也忍不住悲傷,他捧著兒子的遺物,踉踉蹌蹌朝著村頭兒子當年參軍離家的方向走去。他哭著說:“兒呀,原諒你們的爹吧!爹也沒有想到你們一個都回不來了呀!老三,你參軍走的那天是你新婚的頭一天,可憐你媳婦天天在村口等啊、昐啊,可你怎么也不回來呀!”
紅軍烈士紀念塔,每逢清明都會有很多人前來祭奠,緬懷先烈。中國軍網記者李響 攝
楊榮顯一家,八子參軍、前仆后繼、壯烈犧牲的事跡,是瑞金人民,傾盡所有、支援革命戰爭的一個縮影。蘇區時期,只有24萬人口的瑞金,參加紅軍的就有4.9萬余人。幾乎所有的青壯年,甚至十四五歲的孩子,都加入了革命隊伍。有名有姓的烈士達17166人,還有更多的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編后語
在此次“重走長征路”的采訪中,我們一路傾聽一路感動。時光流逝,但始終沒有沖淡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
退伍軍人楊小春唱了一句《十送紅軍》后,突然哽咽。
采訪中,一位61歲的退伍軍人楊小春,他應邀唱了一首《十送紅軍》,結果剛唱一句就突然哽咽了。
他的爺爺參加長征再也沒有回來,奶奶從青絲等到白發,還是沒有盼回自己的丈夫。他說《十送紅軍》對于他們來說,有點“殘忍”,“我奶奶等了我爺爺一輩子,結果都不知道他死在哪里,什么時候死的……”
如今硝煙散盡,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已經很難想像當年戰爭的殘酷,但在前輩的講述中我們仍能感受到那份紅色力量。
我們不會忘記像楊家八子這樣一去不復返的紅軍戰士,也不能忘記無數個像楊榮顯這樣,為支援革命送兒上前線的父母。
我們不知該如何對他們說聲謝謝,銘記、前進,便是我們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