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5日23:5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6月22日電(記者王迪)我國計劃用6年時間編纂出版規模巨大的醫藥學專科叢書《中華醫藏》,以推進中醫藥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與利用研究。
22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調研員賀曉路在成都召開的2019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國際學術會上透露了上述信息。她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文化和旅游部正在編纂出版《中華醫藏》,這是“全面揭示中醫藥發展源流、系統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基礎性學術建設工程”。
據悉,作為我國最大的醫藥學專科叢書,《中華醫藏》集保護、傳承、整理、利用中醫藥古籍的功能為一體。叢書包括經典著作及其注釋研究,涵蓋傷寒金匱、本草、養生、醫史、基礎理論、診法、針灸按摩、方書、臨證各科、醫案醫話醫論和少數民族醫藥等類目。
賀曉路表示,根據計劃,我國將用6年時間、重點編纂出版約2300種中醫藥古籍,進行系統調研選目、書目提要編纂出版、數字資源庫建設和原書影印出版。
“中醫藥古籍文獻不僅是中醫學術傳承數千年最為重要的知識載體,更是將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的源頭活水。”賀曉路說。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與國家醫保局保持密切溝通,共同推動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政策落實落地,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