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2日15:3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在古絲綢之路上,中亞是必經之地,也位于亞歐大陸的核心區域。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既是中亞的兩個主要國家,也是最早支持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吉、塔兩國是中國的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發展好中吉、中塔關系,不僅是亞歐大陸繁榮的需要,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需要。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與機遇并存的是挑戰,國際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這需要各國齊心協力、共同應對。中亞是不容忽視的力量,中國與各國共謀地區發展、共話合作大計,能為區域乃至全球的穩定繁榮注入正能量。
6月12日至16日,習近平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五次峰會,可謂正當其時。
發展的中國,對亞歐地區至關重要。杜尚別2號熱電廠的一名員工曾說,“如果有機會,我想當面對習主席說聲謝謝?!彪S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熱電廠二期已經竣工投運了兩年多,這名員工的個人進步與企業發展、國家變化都同中國政府與企業的合作支持呈現正相關。這是中國推動世界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在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中國不是一花獨放,而是將發展成果惠及各國各地區及其人民。無論對誰來說,這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普通民眾道聲“謝謝”,并非偶然。
發展的中國、繁榮的亞歐,對未來世界至關重要。中國是亞洲的中國,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好,世界才能好;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也要看到,作為世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發展高地,亞洲在全球戰略全局中地位不斷上升的同時,面臨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仍然存在,而且相關交織。維護地區安定就是促進世界和平,這應該成為各國的普遍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上海合作組織——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還是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洲覆蓋范圍最大、成員數量最多、代表性最廣的地區安全論壇,通過深化政治、安全、經濟、人文、對外交往等領域合作,鞏固團結互信、促進和平穩定,對于一個安全和更加繁榮的地區與世界,具有基礎性、長遠性的重要意義。
前不久,《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吉爾吉斯文版首發式在比什凱克總統官邸舉行。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奧通巴耶娃認為,閱讀這部著作,是了解當代中國的最佳途徑,讀過此書的人就會明白中國的發展不是威脅,而是整個世界的機遇。
這樣的觀點,正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秉持。中國發展的列車不只是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奔馳,由此生發出的機遇,已經跨越地理的區隔、傳遞到各個角落。中國的機遇,同時也是各國、各國人民的共同機遇。事實最有說服力,它會用更多的細節為此注解。
英國保誠集團首席執行官韋立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成功故事充滿活力,他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爸袊诨浉郯拇鬄硡^等地區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舉措,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韋立思說,“我們致力于在這些充滿活力的成功故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以“中國力量”激蕩開放合作旋律,各國精誠合作、砥礪前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必將讓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說起國際政壇上擅于變臉的政客,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絕對名列前茅。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莫里森聲稱要與中國進行接觸的同一天,澳大利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賦予聯邦政府否決各州與外國達成的任何協議的權力。
【簡介】針對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將對中國共產黨員收緊簽證政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說,中方敦促美國政府以更加理性、冷靜和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放棄對中國共產黨的仇恨和不正常心理。
針對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將對中國共產黨員收緊簽證政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說,中方敦促美國政府以更加理性、冷靜和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放棄對中國共產黨的仇恨和不正常心理。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創下2017年9月以后的新高。這么多人關注中國經濟,這么多人看好中國經濟,因為全球是一個大家庭,世界經濟低迷,現實困難需要大家同舟共濟、攜手應對。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我們希望美方睜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國,順應時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情。
“我贊同中國國家主席長期以來的信念,即拓展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并以此為堅實基礎,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構建共同體。同樣令外國政要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面前展現出的定力與決斷。
“我贊同中國國家主席長期以來的信念,即拓展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并以此為堅實基礎,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構建共同體。同樣令外國政要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面前展現出的定力與決斷。
消除一切形式的極端貧困是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在2012年后提出了新的減貧時間表,“2020年確?,F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