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2日07:40 來源:鄭州晚報
河南省2019年“特崗計劃”實施方案公布,今年,中央及河南擬在我省招募15800名特崗教師赴農村任教,今秋學期到崗,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將分別對中央、地方特崗教師給予工資性補助。按照政策,三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入編入崗。
中央9800人地方6000人,招聘向本地生源傾斜
“特崗計劃”即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為吸引更多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教育脫貧攻堅工作,6月11日,省教育廳發文部署今年河南“特崗計劃”相關工作。
今年我省“特崗計劃”實施范圍為:中央“特崗計劃”實施范圍為我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除上述實施范圍外,申報實施“特崗計劃”的縣(市)納入我省地方“特崗計劃”。根據安排,2019年中央“特崗計劃”分配我省招聘名額9800個,我省地方“特崗計劃”招聘名額6000名。省教育廳將會同省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委編辦,綜合考慮各地教師隊伍實際情況、以往“特崗計劃”實施績效和今年申報計劃數等因素,共同審核下達各設崗縣(市)2019年度特崗教師招聘計劃。
2019年河南省特崗教師招聘將向本地生源傾斜,重點加強鄉村學校教師補充,優先滿足村小、教學點的教師補充需求。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強體音美、外語、信息技術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
秋季開學到崗,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3.52萬元
省教育廳要求,特崗教師招聘要嚴格按照教師崗位設置要求執行,不得將特崗教師安排在非鄉鎮及以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或非教師崗位。要把好特崗教師招聘質量關,從嚴執行招聘條件規定,不得自行放寬尺度、降低標準。要做好招聘實施工作,遵循“公開、公平、自愿、擇優”的原則,嚴格規范程序。要務必于8月底完成招聘工作,確保新錄用特崗教師秋季開學時按時到崗。
各地要落實好特崗教師的工資與補貼發放、周轉宿舍安排等工作,切實解決其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確保特崗教師在工資待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年度考核等方面與當地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對待。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7月1日起,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3.52萬元。
政策明確,三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及時入編并落實工作崗位,各地須做好相關人事、工資關系等接轉工作,以及特崗教師服務證書發放和管理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好服務期滿特崗教師在報考黨政機關公務員、碩士研究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006年秋季學期,雙坪中學迎來石明警等15名特崗教師,當時學校僅有1棟教學樓,老師們擠在兩間房里辦公,沒食堂也沒宿舍。班上52個學生,不管是住學校附近,還是在大山深處,石明警都逐一走訪,有時還會拉上任課老師一起去家訪。
“一個都不少”的,絕不僅僅是涼山,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5年來,42.8萬名“特崗計劃”教師為鄉村教育注入新鮮力量,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中西部8萬多所鄉村學校約130萬名教師,農村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改善。
兩年過去了,河南省封丘縣大辛莊小學特崗教師任明杰看到了新的教學樓建成…… 又到9月,老師們又將開啟一個繁忙而充實的新學年。以心血灌溉學生的夢想,盡全力鑄就青春的芳華,教師們的熱愛與堅守,將更好撐起鄉村教育的藍天,讓鄉村孩子的未來熠熠生輝。
18.3%,這是2018年時各地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畢業生報考師范專業的平均比例。比如,江西以教師招聘為契機,調劑新增3萬個編制;云南從全省事業單位跨區域、跨行業調劑空編,為教育系統補充1.8萬個編制。
” 今年34歲的孫兵印,是河北省臨城縣趙莊鄉石家欄中學的歷史老師,也是河北省首批特崗教師。趙莊鄉雞亮村的楊籽炫是班上最內向的孩子,兄弟三人都在上學,成績一直不理想,是孫兵印的重點關注對象。
今年我省計劃為農村學校招聘1.7萬名特崗教師,全省統一筆試將在8月9日進行。省教育廳將在特崗教師招聘筆試考試期間向各地派出巡視檢查人員,對各地考試組織情況、疫情防控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鄭州今日限行:1和6。映象網帶你看不 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看點……
農村義務教育教師特崗計劃實施以來,有效緩解了鄉村教師短缺的問題,鄉村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科結構得到優化。“十三五”時期,特崗計劃招聘規模不斷擴大,2017—2019年連續3年每年增加招聘計劃1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年招聘10萬人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中西部地區招聘特崗教師將突破44萬人;中央財政5年來累計安排379億元,落實對特崗教師的工資性補助政策。
畢業了 你將如何選擇 選擇這個職業 你的人生
(記者曲哲涵)近日,中央財政下達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695.9億元,比上年增加130.6億元,增長8.3%。2020年,補助經費進一步向薄弱環節和貧困地區傾斜,持續支持地方優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縮小城鄉、區域間差距,推進教育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