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0日11:38 來源:映象網
高腳競速原名為“高腳馬”,也叫“騎竹馬”,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廣東等省,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在地面積水的雨季代步、涉水過淺河的工具,也是京族用來在海邊涉水撈蝦撈魚的工具。后來人們把踩高腳馬發展為高腳競速,成為一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騎竹馬”相傳是土家族能人田好漢(五代溪州刺史彭公爵的武官)的孫兒所創。一次,田好漢騎著高頭大馬路過大院坪壩,他的孫兒看見,非要騎馬不可。爺爺無奈便說:“上得了馬就騎,上不了就不騎”。孫兒爬了幾次都上不了馬。爺爺笑著說:“上不了就算了,等你長大了再騎”。孫兒不服氣便靈機一動,拿起一根晾衣用的竹桿,左手拿桿,腳蹬在竹節上,右腳蹬地擺腿飛身躍上馬,爺爺見了稱贊道:“小家伙有能耐騎竹上馬,好主意”。
約在14~15世紀,由于氣候濕潤,經常下雨,土家族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將兩根一米多長的竹竿的同一端削尖,再各綁一個可以支腳的網子,平時出門的時候,兩只腳伸進網子里,用竹竿來代步,走路的時候既不費鞋又可以防滑。
1986年,湖南省體委將高腳馬整理成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作為表演項目參加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表演。高腳馬作為第一個按照《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競賽項目立項暫行規定》立項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在2003年的第七屆民族運動會上,首次被列為競賽項目,并根據其特點定名為“高腳競速”。
高腳競速與普通的田徑跑步不同的是,田徑跑步是伸右手,出左腳,而高腳競速是一根竹竿上面綁了腳蹬,不僅運動員的腳要踩在腳蹬上,而且在跑步過程中手也要握住竹竿,是順步跑,再加上竹竿比較細,接觸點比較小,因此這項運動對運動員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性有較高的要求,這項手腳并用的競賽項目也因此極具觀賞價值。
場地及器材
在標準田徑場上進行,場地線寬均為5厘米,跑道分道寬2.44-2.50米。
接力比賽的接力區:接力區中線為寬5厘米的虛線4,前后5米處各畫一條直的實線高腳桿為竹、木或其它硬質材料制成(簡稱桿)。
高腳桿高度不限,從桿底部向上30-35厘米處加制踏鐙,踏鐙高度的丈量從桿底部至踏鐙與桿支點的上沿距離為準。
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9月8日將在鄭州盛大開幕,本屆運動會共設17個競賽項目以及表演項目,除了競賽項目中的民族馬上項目和表演項目中的馬術、賽駱駝已于7月在呼和浩特分賽場舉行之外,其余項目均于9月9日開始陸續在鄭州10個賽地的16個場館展開角逐。
龍舟200米直道競速:9月9日500米直道競速:9月10日800米直道競速:9月11日上午1000米直道競速:9月11日下午場地:鄭東新區龍湖水域(室外水域)(鄭東新區北三環與朝陽路交叉口)民族武術比賽時間:9月9日、10日、11日場地: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長椿路與丹水大道交叉口)
▲1 這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一次在河南省舉辦,也是第一次在我國中部省份舉辦,是我國第十一次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距1953年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已相隔66年。
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即將拉開帷幕。9月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體育館(惠濟區英才街18號)9月10日17:00、13日17:00,鄭東新區龍湖水域(鄭東新區北三環與朝陽路交叉口)
高腳競速原名為“踩高腳馬”,也叫“騎竹馬”,是土家族、苗族同胞代步的工具,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廣東等地。由于竹竿比較細,接觸點比較小,因此這項運動對運動員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性有較高的要求,也因此極具觀賞性。
“民族的大團結,你我的運動會。位于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6號的鄭州師范學院(東校區)承擔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珍珠球項目,該項目將在學校綜合訓練館舉行。鄭州大學 位于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00號的鄭州大學(新校區)是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花炮、押加、民族式摔跤的比賽地。
在河南工業大學校園內,一名民族運動會選手正在練習高腳競速河南商報記者劉鴻翔/攝 本屆運動會的秋千比賽,分為高度和觸鈴兩項,高度比賽是在規定的試蕩次數內,蕩達的最高點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在規定的高度和時間內,以運動員觸鈴的次數計算成績。
去年河南省民族運動會后,新的一期河南高腳競速集訓隊就開始組建,目前正在河工大備戰民族運動會的河南隊隊員,基本上是從南陽師范學院選拔出來的少數民族學生。高腳競速原名為“高腳馬”,也叫“騎竹馬”,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廣東等省。
在河南工業大學的田徑場上,當看到參加第11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的河南高腳競速代表隊的隊員們,腳踩在腳蹬上,跑步過程中手也要握住竹竿進行順步跑時,感受激情的同時體味到十足的趣味。
火種采集在延安民族學院舊址舉行,一位老者用蒙古族傳統的火鐮取火法點燃火盆 本屆民族運動會賽會期間還舉辦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民族大聯歡、表演項目頒獎晚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