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9日10:0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博超
今年3月以來,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在全國多所高校唱響,青年學子獻歌新中國70華誕,展示新時代青年與祖國共奮進的愛國情和報國志。
聚磅礴愛國力量
今年3月31日,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三所高校率先在網絡上發起拉歌挑戰,眾多高校紛紛加入、接力傳遞。兩個多月來,拉歌活動歷經“青春篇”“傳承篇”兩個階段,如今已進入第三階段“奮進篇”。高校學子通過傳誦一首首經典老歌,唱響新時代奮進之歌,抒發愛國情、報國志,彰顯出奮進中蓬勃的青春力量。
地處“共和國搖籃”的江西理工大學學子們,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下誦讀了由江西籍革命烈士方志敏寫下的《可愛的中國》,并用一曲《祖國,我的依戀》表達了師生扎根贛南、服務老區的深厚情懷。
延安大學將延安時期的影像資料和如今學校發展交叉展現,用一曲深情的《延安頌》唱出革命圣地的青年學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教師趙宇濤說:“拉歌本身具有互動性、競爭性、群眾性,我們選的歌曲不僅有力量,而且更有特色。希望可以用歌曲激勵同學們熱愛祖國、奮發向上,向全國展示出延安這個革命圣地的新面貌。”
中國人民大學的學子們唱響由校友喬羽和劉熾共同創作的《讓我們蕩起雙槳》,唱出了全體人大人書寫新時代奮進之筆的擔當使命。作為伴隨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青少年成長的金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可謂是家喻戶曉。“之所以選擇這首歌,不僅因為它是由人大校友創作的,更因為歌曲堪稱經典,歷久彌新,充分體現著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為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奮斗的積極進取精神。”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建談及選擇歌曲的初衷時這樣說。
“多少次夢中訴說,你是我豪邁的祖國,世代的勞作,汗水澆灌了秧禾。”孫鈞、鄭時齡兩位院士出現在同濟大學拉歌現場,與師生們共同唱響原創歌曲《青春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陳大文說:“愛國是一種深沉的情懷,表達這種情懷需要儀式感。今天我們與學生共同唱歌抒懷,這首原創歌曲讓我們感到特別莊嚴和神圣,更能凝聚起同濟人磅礴的愛國力量。”
傳承責任與事業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這是一場跨越祖國千山萬水的青春大合唱,更是一場跨越共和國70年發展歷程的傳承大合唱。在北京大學拉歌現場,楊芙清、王陽元院士夫婦對青年學子寄語:“我們做不完的,你們接著干!奮斗就是幸福,奮斗才有未來。”在復旦大學拉歌現場,1951屆教育系校友于漪將粉筆遞給了支教團同學,為中國而教的事業在傳承。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1977級校友吳光輝,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1988級校友孫澤洲以及來自航空航天企業的校友,唱響著國之重器背后南航人的堅守和執著。
“夢追科學,情懷人文。歲月可鑒,報國赤忱。”電子科技大學的青年學子和來自“成電故事”講師團的老教師們共同演唱了原創歌曲《年華似錦》,深情唱出熾熱的愛國之情。講師團21位老教授平均年齡81歲,4年來,他們奔波于新老校區,為兩萬多名學生開辦了100余場講座。他們把拉歌活動變成了現場思政課,為學生講述成電故事。
創新形式唱心聲
從民族特色到行業先鋒,從碧波藍天到綠水青山,從原創RAP到民歌改編,從鼓樂演奏到美聲演繹……除了有深情演唱,更有戲曲、朗誦、舞蹈、獨白、快板、手語、情景話劇等多種表現方式,高校師生們用豐富多彩的傳遞和演繹方式釋放著青春的熱情和創造力。
東北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東南大學四所高校以“東南西北”高校F4組合聯動登場,從祖國的東西南北共同唱響青春贊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以高校“雙胞胎”的形式登場,用校歌和原創歌曲唱出為祖國“加油”和守護祖國“江山”的莊嚴承諾。
這是一次特殊的“思政課”,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課”,一次激發青年家國情懷的“創新課”,一次引導青年與祖國共奮進的“公開課”,廣大青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用實際行動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兩個多月以來,從“白河之津”到“黃河之濱”,從“黃浦江畔”到“瀏陽河上”,從“大明湖畔”到“白山黑水”……拉歌活動已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的2000余所高校,微博話題閱讀量3.2億,拉歌視頻總播放量近40億,實現了網絡小屏到公交、地鐵、廣場等戶外大屏的拓展。這場通過各高校新媒體平臺互動傳遞,用青春歌聲禮贊祖國的“網絡接力”已火遍全國,萬千師生用歌聲唱出了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心聲。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09日 06版)
進入6月以來,“青春,為祖國歌唱”高校網絡拉歌活動進入“奮進篇”階段,師生們結合各自學校特色,通過一首首原創歌曲的接力傳遞,展示了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蓬勃朝氣,唱響了青春奮進之歌。
●全國各地各高校引導廣大師生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隨著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向基層延伸,基層黨組織在各地各高校作用顯著增強,黨的旗幟在高校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全國各地各高校引導廣大師生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隨著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向基層延伸,基層黨組織在各地各高校作用顯著增強,黨的旗幟在高校基層陣地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