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7日16:22 來源:紅旗文稿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今天,我們闊步嶄新時代,領會愛國與奮斗的內涵,弘揚偉大的愛國奮斗精神,是對五四精神的完美賡續。所謂愛國奮斗精神,就是基于深厚的愛國情懷,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社會和諧勇于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的精神。我們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其要義就是要深刻領會愛國奮斗精神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從而在心中高高揚起愛國主義旗幟,勇于擔當,奮發圖強,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
一、深刻認識愛國奮斗精神的歷史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中華民族曾經創造出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并且在幾千年內綿延不絕,從未中斷。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愛國主義是中華文明呈現強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礎,也是中華民族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精神支柱。在愛國主義旗幟的引領下,無論在太平盛世,還是危亡關頭,中國人民始終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頑強奮斗。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兒女的愛國奮斗史。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有著“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國憂民情結,有著“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為國為民風范,有著“茍利社稷、死生以之”的舍身報國傳統。
100年前,面對西方列強的霸道與欺凌,面對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堅決捍衛國家前途和命運,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正是出于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危亡的關切,廣大青年以熱血抗爭,以青春拼搏,從而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三大里程碑事件,無不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愛國奮斗精神。面向未來,只要我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的愛國奮斗精神,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
歷史深刻表明,愛國奮斗精神始終是動員和鼓舞人們為祖國的生存發展前赴后繼、奮斗不息的偉大力量,不論經歷怎樣的艱難困苦、坎坷曲折,還是經歷怎樣的屈辱憂懼、危難兇咎,中華民族都能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從而鑄就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奮發圖強的民族精魂。
二、深刻理解愛國奮斗精神的理論邏輯
愛國主義是歷史的,也是具體的。不同的時代背景,愛國主義有著不同的內涵和特點。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長期閉鎖的國門,中國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斷加劇,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深重,面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中國向何處去”日漸成為當時的時代之問,中國大地上出現了眾多的思想、主義,試圖改變現狀,拯救危亡的民族。
五四運動前后,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積極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在不斷覺醒中猛烈抨擊舊思想舊文化,在矢志奮斗中抵制黑暗追求光明,激發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為主題的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經過五四運動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
進入新時代,愛國奮斗精神既承接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又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其理論邏輯就是要堅持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相統一,服務于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歷史證明,中華民族的命運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緊密相連。社會主義在中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集中代表著、體現著、實現著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史。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是愛國奮斗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踐行者。
因此,在新時代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必須堅持愛國與愛中國共產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三、深刻把握愛國奮斗精神的實踐邏輯
愛國決定奮斗方向,奮斗書寫愛國歷程。愛國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奮斗的行動。愛國從來都是具體的、實踐的,都需要落實到行動,需要用熱血鑄就,用奮斗書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涵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毫無疑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中國人民愛國奮斗的結果。
青年人唯有用汗水澆灌碩果,用奮斗標注足跡,才能在生動實踐中綻放最美芳華。當代青年應當高揚愛國主義偉大旗幟,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依據時代主題,自覺擔負時代使命,在時代大潮中拼搏奮斗,奮力書寫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壯麗篇章。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因此,愛國、奮斗、圓夢,是新時代的主題詞,奮斗者、實干家、追夢人,是新時代中華兒女的榮耀身份,更是年青一代的生動映照。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接近奮斗目標,也意味著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新困難、新風險新挑戰越多。因此,當代青年發揚偉大的愛國奮斗精神,同全體人民一道,開拓進取,砥礪前行,顯得十分重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夢想的實現,關鍵在行動。再遠大的理想、再瑰麗的夢想,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子去實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愛國之志,中華之魂;奮斗之行,時代之基。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讓愛國與奮斗同向同行,成為新時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時代最強音。
(作者:安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面對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國人民展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面對這場疫情防控的全球阻擊戰,中國人民展現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寬廣胸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國際主義精神。
面對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國人民展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面對這場疫情防控的全球阻擊戰,中國人民展現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寬廣胸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國際主義精神。
安靜的公交車、有序的人行道、步履匆匆的上班族……12月13號,南京這座本就安靜淡雅的城市似乎比以往更加靜默。”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體中國人民理應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