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7日10:4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鑲嵌著植物種子的亞克力光柱構成群星璀璨的古老星象圖,先民手持禾苗的青銅像模擬出甲骨文的最初形態,動態的千里江山圖中不時傳來泉水叮咚、雞鳴犬吠之聲……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中國館里徜徉,如同漫步在中國的山水長卷之中,傳統味、科技炫、生態感撲面而來。今天,約950名各界代表出席中國國家館日儀式,品鑒中國生態之美。
如果說北京世園會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精華,那么中國館則是精華中的精華。作為北京世園會的網紅場館,中國館目前已吸引136萬人次觀眾前來參觀“打卡”。從徽派建筑到內蒙草原,從五彩梯田到奇花異草,大美中國在中國館得以微縮展示。 “生生不息,錦繡中華”,中國館更是中國生態理念、環保措施的立體呈現。一位參觀者道破了中國館“火爆”的原因:它不只是園林盆景展,更像是一個博物館、科技館。
從“春江風和”廳的長廊穿過,四周的景色在繁花似錦與落英繽紛、綠樹成蔭與雪花漫天間變換。30多臺投影儀同時工作,在紗幕、墻壁上投射出精美的影片,為游客帶來了豐富的視覺感受和浸入式體驗。設計團隊用兩年多的時間,利用影像融合、數字復原等先進技術,在中國館為觀眾奉獻上一場視覺盛宴。當藝術與科技相遇,古代的園藝被賦予了時尚的風采,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為此駐足。
傳統的韻味,科技的趣味,只為還原美麗中國的品味。中國館的陳設不是虛構的美景,而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藝術表達。不必諱言,中國曾經陷入過“先污染后治理”“先發展后保護”的發展誤區。但展廳中浙江魯家村、河北塞罕壩、吉林長白山等場景,記錄下環保措施的力度與成效。一個個不毛之地“復綠”的故事,既是古代生態思想在當下回蕩起的跫音,也是科技偉力抒寫下的傳奇,更是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生態文明、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共識的生動體現。
中國館中的紅山茶、石斛蘭、千年胡楊、西府海棠,記錄著各具特色的山水物候,更讓人想起中國人創造的“綠色奇跡”。發展壓力巨大的中國,以只占全球的6.4%的陸地面積創造了全球植被總增量的25%。某種意義上說,世園會和中國館與世界共享的,不僅僅是中國的魅力,更是生態優先的責任與綠色發展的理念。站在同一片藍天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成為風景獨好的孤島。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世園會開幕式上所說,“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
“一座館,一部中華園藝文化史;一條線,一覽神州芳菲于微處”,有網友如此描述中國館的驚艷。如果說奇花異草、園藝景觀是北京世園會為游客帶來的“福利”,那么中國生態文明成就與綠色發展的理念,將成為中國對世界做出的重大貢獻。
圖① 景德鎮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我國唯一一處全面展示官窯陶瓷生產和文化信息的公園。去年8月28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正式印發,一年時間過去,“千年瓷都”邁出了“雙創”新步伐。
既有中國商飛大飛機,還有中國天眼、深海勇士等大國重器;也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步行街、智慧家庭等。除了大國重器,中國館還帶來了無人售貨機、知名步行街街景VR體驗,幸福中國的畫卷徐徐展開。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進博會國家展中國館,自然也少不了這一舉國同慶的大喜事。中國館館長吳政平表示,把自拍相和這些祖國比較激動人心的時刻夠融合在一起,就是為我們的新中國點贊。
屆進博會有很多好看好吃好玩的地方,但如果想“上天入海”,不如來國家展中國館走一走瞧一瞧。11月2日下午,探營媒體在中國館參觀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體驗區。中國館展區內的深海勇士載人潛水器模型,觀眾可以走進去一探究竟。
這是11月2日拍攝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展展區內的中國館大屏幕。當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展展館搭建工程基本完工,正在進行開幕前最后的展品布置工作。當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展展館搭建工程基本完工,正在進行開幕前最后的展品布置工作。
戴上頭戴式VR顯示器,右手控制遙感手柄,坐在自動感應的座椅上,觀眾可以體驗深海潛水器入海探秘的樂趣。中國館館長吳政平表示,把自拍像和這些激動人心的祖國形象融合在一起,就是要為我們的新中國點贊。
作為第二屆進博會展覽面積最大的國家館,中國館無疑是國家展中的“重磅之作”。中國館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呈現70年來中國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新時代新機遇。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已經開園快兩個月了,近日(25日),中國館迎來首次大規模換展,不少瀕危珍稀植物與游客見面。中國館地下一層的珍稀植物展廳還更換了一批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包括“五小葉槭”“杜鵑紅山茶”“虎顏花”等。
10號,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感知中國·吉爾吉斯行”暨比什凱克人文大學“中國館”揭牌儀式,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吉爾吉斯斯坦當地傳統舞蹈節目也在此次“感知中國”活動中亮相,形成雙邊互動、雙向交流的濃厚藝術氛圍,有效促進了兩國文化交流。
日前,吉爾吉斯斯坦教育部部長庫達伊別爾季耶娃在比什凱克人文大學“中國館”揭牌儀式上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習主席的到訪將推動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同時也為推動兩國民心相通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