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6日07:38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每到下午,柳玉春都會獨自坐在自家小院樹蔭下的方桌旁復習
柳玉春參加高考,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缺憾
柳玉春已經領到了準考證
河南商報記者彎文奎/文王訪賢實習生左冬辰圖/視頻
又是一年高考季,超過百萬的河南考生即將踏入考場。在這些考生中,有一位70歲高齡的老人,他為了圓自己的大學夢,第四次踏上高考的征程。
人生七十古來稀,本該是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年紀,他卻再一次準備了12個月,每天自學8個小時。
七旬老人第四次參加高考,或為最后一次
6月5日上午,離高考還有2天時間,與其他即將踏入考場的考生一樣,70歲的柳玉春也很激動,今年是他第四次參加高考,可能也是他最后一次參加高考。
柳玉春,是河南滑縣棗村鄉棗村集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因為參加高考,他成了村里的名人。
6月4日下午,他在當地的教育局領取了準考證,“今年再參加一年吧。”
過去這一年,每到下午,柳玉春都會獨自坐在自家小院樹蔭下的方桌旁復習,桌上摞著的,是借來的高中課本,其中還有一份從附近書店買到的模擬試卷。他滿懷信心地說:“這些書我都看了十幾遍了,天天看。”
相比往年,今年的柳玉春更顯得從容不迫,他說,考前這兩天要放松一下,不能把神經繃得太緊。
其實在四十年前,柳玉春參加過一次高考。1978年夏天,柳玉春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那時,坐在考場內的他內心澎湃,心想也許這次考試,自己就能走出農門。然而當年的高考他并未如愿,沒有被錄取。也就在那一年,柳玉春成了一個和黃土地打交道的農民,“家里還有幾個孩子,也離不開我。”
他曾是當地的農民企業家,手下有200多名員工
幾年后,柳玉春有了另外一個身份——農民企業家。
1980年,他開始在村里做起了生意,開了一家食品加工廠。1986年,他在當地注冊登記成立滑縣棗村玉春罐頭廠,后來又開始加工果脯等食品。
“工廠就建在村里,車間和加工廠一應俱全。”附近村莊的勞動力都在他的工廠打工,手下有200多名工人。那個時候,只要在村里一提起柳玉春的名字,大家都會忍不住贊嘆兩句。
1992年,他記得很清楚,生意越做越大,但也出現了問題,他把100萬元全部投入果脯生意中,不幸被騙,也就是那次破產導致家庭出現了破裂,他又回到了原先的生活,閑的時候出去打工。
今年目標仍為河大,視分數考慮其他學校
往年,柳玉春稱,只考慮考河南大學,而今年不同,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高考的首要目標還是河南大學,“到時候看分數,其他學校也考慮考慮。”
說起參加高考的緣故,柳玉春覺得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在電視上看到一個85歲老人高考的報道,讓我也重燃了大學夢。”他坦言,考試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缺憾。
2017年6月,柳玉春參加了高考,那一年,他68歲,成了滑縣年齡最大的考生。柳玉春信心滿滿走進考場,當見到考卷時卻有些蒙。因為考前沒有人告訴他,如今答題已經變成了涂卡,“當時準備不足,也沒看多長時間的書。”
2018年,他又參加了高考,但也遺憾未能如愿。
除了數學,柳玉春對自己的成績還算滿意。也正是因為數學,柳玉春決定從成績公布那天開始努力,到現在已經用功了12個月。“平時都是自學。”他介紹說,在農村,老師也不好找,都不方便。
“鋸響就有屑。”柳玉春認為功夫只要下到,成績肯定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