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30日16:22 來源:澎湃新聞
“左貢縣原副縣長”、“現任芒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籌款20萬”??連日來,西藏縣級領導陳鵬患高原肺水腫眾籌20萬治病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網絡眾籌的社會救助性質跟當事人縣處級副職干部的身份形成的反差,也成了輿情引爆點。
這邊是“縣領導”,那邊是眾籌救濟對象,初看起來,這兩重身份的疊合有些不可思議——畢竟是縣級實職領導干部,能調動的資源半徑決定了其抗風險能力高于很多普通人,而眾籌被許多人視作“網絡化緣”,通常也該是無力自救下的末位之選。身為有權有資源的縣領導,至于這樣嗎?
可從輿情反響看,這潛在的沖突點雖然為事情發酵提供了燃料,卻并未將輿論風向帶向各種質疑,很多網友對當事人眾籌都持理解和支持態度。聯想到前不久相聲演員吳鶴臣家屬眾籌百萬引發的風波,這番情景幾乎是提供了反向參照。同是患了大病,同是向網友求助,為何反差這么大?
這離不開兩重因素:首先,陳鵬長期扎根偏遠基層,在西藏一待就是30多年,這次患高原肺水腫也跟芒康海拔高不無關系,這份品格挺“攢人品”。而家中孩子才6歲、積蓄僅幾萬,更是贏得共情的加分項。其次,他家人敢在網上實名眾籌,說明他們不怕“曬家底”,跟那些家中被偷不敢報案的低調“藏富”干部相比,這頗為難得——盡管這只是恪守了底線。
說到底,公眾不是不能接受領導干部成救濟對象,而是不能接受“不明著來”。在“安徽開網約車副鎮長:半年工資一萬八家里確實困難”等新聞的濡染下,很多人都明白了:那些基層領導干部也是人,也會有困難;當大病在身的陳鵬在無力自救時,他首先是個“困難者”接著才是“領導”。而社會救濟也該“應救盡救”,認“窮”不認身份,也漸次成為社會共識。
在該事件中,縣級領導陳鵬眾籌治病得到理解,有個重要原因就是“明著來”:他的公職身份、家庭經濟狀況、治病費用、已籌得款項金額等,都在眾籌平臺曬出來了,這些也都可供查證。媒體跟進的報道,也充分印證了他因病致貧、能想的辦法都已想的處境屬實。
在縣領導身份可能成眾籌現實掣肘的情況下,沒有將其故意隱去,而是將其清晰標明,作為網友捐款時的可參考因素,這無疑是對眾籌規則的尊重。事實上,網友也并沒有因其領導干部頭銜就對他幸災樂禍,對其求助搞“反向身份歧視”。看到他財產信息沒有隱瞞,求助需求真實緊迫,許多網友為其紓困的意愿也很強烈。
這也表明,眾籌最大的阻礙不在身份,而在于信息不充分不真實,這也是輿論評判“騙捐”的關鍵指標。公眾對困難者不缺同理心,但對欺騙者是缺乏容忍度的。
此前吳鶴臣家屬發起眾籌陷入輿論困境,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其家庭財產信息不公開透明,還有欺騙嫌疑——明明有房卻標注“無房”。到頭來,網友一扒發現他家里有車有房,覺得他是在可以自救的前提下優先尋求他救,頓生被欺騙之感。所以,吳鶴臣家屬也被選擇性披露信息激起的質疑反噬。
眾籌所涉家庭財產等信息須真實,這是基本底線。這不只是對眾籌發起者說的,也是對眾籌平臺說的。確保家庭經濟條件等情況屬實,不能只靠發起者的道德自覺,更應有依托于房車等信息共享的平臺審核機制。
可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網絡眾籌已經催生出了代寫經歷、提供虛假病歷等黑色產業鏈,買來的不實資料輕松通過審核。前幾天還有媒體曝出,在海口很多醫院,志愿者“掃房”為患者家屬熱情推薦網絡眾籌,家屬提供材料后,志愿者可全程幫他們弄病情證明、寫籌款故事等。在此背景下,這些眾籌平臺的公信力遲早被那些“騙捐”或“尬捐”亂象敗光。
眾籌無信則不立,“信”比身份更重要。縣領導眾籌治病廣受支持,也重申了這點。
澎湃特約評論員 侃人
浙江省紀委省監委網站消息,俞福達,男,1961年11月出生,岱山縣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2018年底,老板葉某經營的船舶公司破產后,俞福達為葉某在案件執行方面說情打招呼,先后收受其19萬余元。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日本持續蔓延,但以“外出暢飲日本第一”著稱的高知縣方面表示,既想預防新冠病毒,又想去宴會暢飲享樂。據日本《朝日新聞》24日報道,這場百人宴會于當地時間23日傍晚6點,在高知市中心部的“城西館”舉行。”隨著高知縣總務部長的招呼,參與者一起摘下口罩,舉起玻璃杯暢飲。
1--4月份期間,因為環境質量惡化,污染物不降反升,持續排名落后,管控措施不利,5月10日,河南1市、7縣(開封市、新安縣、襄城縣、南樂縣、濮陽縣、臺前縣、范縣、方城縣)黨委政府主官被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公開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