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8日17:36 來源:映象網
江西省教育廳日前出臺規定,為進一步加強高校本科教學管理提出八項要求,包括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提高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考核成績中的比例;非教學要求,禁止學生將手機、平板等移動智能終端帶入課堂等。“非教學需要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引發社會熱議。(據人民網)
近年來,校園“手機一族”不斷發展壯大,大學生群體當屬其中的新生主流,隨身攜帶手機已成習慣,即使是進入課堂上課,手機亦不離手。在大學課堂尤其是在公共課與選修課上,部分大學生常常只帶手機不帶課本,一節課下來手機鈴聲此起彼伏,教師放眼望去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進行與學習無關操作的低頭族比比皆是,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課堂知識的吸收掌握,還擾亂了課堂教學秩序,破壞了課堂學習氛圍。由此可見,大學生手機依賴是當前高校教學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手機禁入大學課堂是基于對現實問題考慮所提出的一項指向性措施。
然而,如今大學課堂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全國范圍內高校也在推行移動平臺教學,手機作為在線學習、師生互動必要的輔助設備,所以手機禁入大學課堂規定難以執行,也難以持續。因而加強本科教學管理,還需抓住矛盾根源,從學生自身與任課教師兩個主體著手分析,共同消除大學生手機依賴對課堂教學的不良影響。從學生層面入手,自律意識薄弱、對未來缺乏規劃、學習目標模糊是大學生普遍課堂沉溺于手機的根本原因。從教師層面入手,部分任課教師的課堂內容枯燥乏味、授課方式呆板生硬,則容易導致學生興趣索然、課堂參與感不強,只好以玩手機的方式來消磨時光。
因此,手機禁入大學課堂,應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從源頭上做好管理。學校可以通過新生入學教育、講座與公共課程等形式的教育媒介,教育大學生遵守紀律、嚴于律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之引導大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自覺抵制手機的誘惑,鼓勵大學生堅持做到非課堂需要絕不使用手機。其次,要制定相應課堂紀律管理條例,從制度上做好管理。一味依靠大學生自律,是不能夠保證高校課堂紀律的。高校還應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并派相關人員對課堂紀律進行檢查、監督,對學生課堂玩手機的不良行為加以警告約束,以維持課堂良好教學秩序,但在制定和執行過程中要注意聽取同學們的訴求,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最后,要創新改進教學內容和方式,從教學上做好管理。移動互聯網絡蓬勃發展的今天,教學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言傳身教,而是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創新改進教學內容和方式,發揮手機等移動終端對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利用移動互聯網絡載體為課堂教學增添新動力,讓課堂教育“活起來”,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學習的積極性,以實現課上課下的良性互動,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新途徑。
進一步加強高校本科教學管理是新時代本科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高校教學管理改革也應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關于大學課堂的手機管理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較為靈活彈性的方式,尋求手機“禁入”與“進入”課堂的平衡點,而絕非一禁了之。(吳倩茹 李紫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