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2日14:47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2日電(記者 張尼)近日,伴隨著冷空氣影響的結束,北方迎來回溫。據氣象部門預計,23日前后,北方將出現今年首輪高溫天氣,其中不少城市最高溫可能刷新今年記錄。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北方多地將迎今年首輪高溫
近日,北方地區升溫明顯,最高氣溫30℃的區域不斷延伸蔓延。
記者注意到,21日,鄭州、石家莊、北京、濟南等地的最高氣溫都已經突破了30℃關口,北京最高氣溫達到了32℃。
對于北方而言,未來幾天的主旋律仍是升溫。中央氣象臺預計,23日前后,北方將出現今年首輪高溫天氣。
5月22-23日,山西、河北、北京、山東、河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氣溫將超過35℃。
其中,北京、沈陽、天津、 石家莊、濟南、鄭州等地最高溫可能刷新今年記錄。
以北京為例,22日和23日平原地區最高氣溫35~36℃,局地將達37℃以上,核心區和城市副中心在36~37℃。北京市氣象臺于21日16:30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此外,濟南23日最高氣溫或達到36℃,鄭州或達到37℃。
東北城市沈陽之前最早的高溫出現在2001年6月3日。如果24日沈陽氣溫達到35℃,這將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最早的高溫。
此外,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5月下旬,北方地區氣溫起伏明顯,與常年同期相比,除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北部平均氣溫偏低1℃左右外,全國其余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1~3℃。
北方入夏進程加快 北京今日或入夏
根據氣象意義上的入夏標準,5日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大于或等于22℃即為入夏。
據北京市氣候中心消息,預計今年北京將于5月22日正式入夏,較常年延后3天(常年入夏時間為5月19日),比去年晚12天,為近10年來入夏最晚的年份;而近10年來入夏最早的年份是2012年,5月2日就早早入夏。
此外,華北、黃淮的夏天也正在大踏步走來。
不過,高溫持續的時間并不長,之后又會有冷空氣來打壓氣溫。
25日開始,一股冷空氣將影響中東部地區,帶來大范圍的降水和降溫,華北地區一帶的炎熱天氣也會得到緩解。但是下周高溫可能卷土重來。
南方迎雨水卷土重來
北方未來幾天接受高溫考驗的同時,南方則迎來雨水卷土重來,其中華南南部將有分散性強降水。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受南下冷空氣與西南暖濕氣流影響,21日至23日,華南中東部和南部將有中到大雨,其中,廣東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局地有暴雨,上述地區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24-28日,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四川盆地及云貴高原東部將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或大暴雨過程,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此外,24-28日受冷空氣影響,北方地區將自西向東出現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10℃;華北東部、東北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
從降雨量來看,5月下旬,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四川盆地東部及貴州累計降雨量有40~80毫米,部分地區有120~180毫米,華南局地超過200毫米;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黃淮等地累計降雨量有10~30毫米、局地50~7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7成,部分地區偏多1倍以上。
夏日高溫來襲, 如何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高溫作業和夏季高發。
根據中暑的癥狀,可分為先兆、輕度和重癥中暑三類。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乏力、大汗、口渴、頭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等癥狀。
除以上癥狀外,輕度中暑主要表現為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脈率增快、血壓下降、皮膚濕冷等。
重癥中暑除輕度中暑表現外,還有痙攣、腹痛、高熱暈厥、昏迷、虛脫或休克,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出現中暑先兆或輕度中暑,應及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靜臥休息,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變化。
可飲用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進行補水,同時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散等防暑降溫藥物。
對于出現脫水、循環衰竭、痙攣、高熱等癥狀的重癥中暑病人應及時送到醫院進行急救處理,救治重點是降低體溫,糾正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積極防治休克及肺水腫。(完)
16日的鄭州,太陽早上還從霧霾中努力掙扎出個笑臉,到中午以后,太陽徹底銷聲匿跡,天氣陰沉沉的。在降水方面,17到19日全省有小到中雨,17日淮河以北有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20到23日西部、西北部有雨夾雪或小到中雪,其它地區小到中雨。
全省有分散性小雨或零星小雨明天(17日)全省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區有大雨 華北北部、東北地區中北部、青藏高原東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夾雪,其中,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吉林北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或雨夾雪,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10~30毫米)。
陣風7級左右 具體到鄭州今天夜里,陰天有小雨,有中度霾。16日夜里到17日白天:小雨,13度到15度;17日夜里到18日白天:中雨,12度到16度。
三沙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西沙海域陣風達14級 11月14日0時臺風“環高”(強臺風級)中心位于南海中部海面,距離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南偏東方向約145公里。
冷空氣19日已經啟程,影響逐漸顯現,今起至22日將逐步東移南下,內蒙古、東北等地將成降溫最明顯的區域。冷空氣還會擊退暖濕氣流,21日至22日南方陰雨將明顯減少,之前陰雨纏綿的許多地方會短暫放晴,比如重慶21日將逐漸撥云見日。
今天白天,全省陰天,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區有小雨,西部、西北部高海拔山區有雨夾雪;其它地區局部有陣雨。15日,全省陰天,沿黃及其以南有小雨,部分地區有中雨。提醒大家出門還是多穿點切莫貪涼小心感冒全沒毛病長按二維碼關注
10月14日(周三),全省陰天,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區有小雨,西部、西北部高海拔山區有雨夾雪;其它地區局部有陣雨。今天白天,全省陰天,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區有小雨,西部、西北部高海拔山區有雨夾雪;其它地區局部有陣雨。
今天(4日)是國慶中秋假期小客車免費通行第四天,全國公路網運行總體平穩有序。截至今日17時,受降雨影響,四川境內G4217蓉昌高速汶馬段發生泥石流,道路中斷,預計今日恢復通行。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10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為主。其中,1-7日,區域中北部局地可能出現臭氧或PM2.5輕度污染過程;8-11日,區域北部局地可能出現臭氧或PM2.5輕度污染過程。
國慶黃金周運輸期間,全國鐵路實行高峰列車運行圖,預計日均開行旅客列車達到9500列,比節前日均增加1200列以上。氣象專家提醒,未來一周南方雨日較多,請公眾注意防范局地強降雨和持續性降雨等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