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1日07:21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圖片來自網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瞧
5月2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近日,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下發《關于對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補貼的意見》,7月1日起,河南省將把被征地農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給予補貼,不再單獨建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
5個基本原則
1.依法保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要求,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給予補貼,全省不再單獨建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
2.先保后征。先預存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后報批征地;先落實補貼對象和補貼資金,后實施征地。
3.誰征地、誰保障。由征地政府足額籌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被征地農民個人和集體經濟組織不再籌資繳費。
4.同地同價。在同一統籌區內,被征收同等面積土地的被征地農民,無論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均給予同等標準的補貼。
5.可持續、能轉移。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由省級確定最低補貼標準,各地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具體補貼標準;適應流動性需要,使補貼資金能夠隨著養老保險關系進行轉移銜接。
補貼對象須具備這些條件
1.本意見實施后新產生的被征地農民;
2.家庭承包土地(以下簡稱為土地)被依法征收;
3.征地時具有土地承包權;4.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符合參保條件而未參保的,應積極引導其參保。
補貼對象由被征地農戶從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中自主選擇指定,也可以是被征地農戶中所有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具體補貼對象,由村民委員會(村小組)或社區居委會組織登記并公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初審,自然資源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審定。
新政明確了補貼辦法及標準
每次征地,征地政府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給予補貼。
每征1畝地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所在省轄市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75%,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其中,省直管縣(市)補貼標準按照所在省轄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進行核算。
每戶每次被征地所得的補貼資金,在審核確認的補貼對象間平均分配。
關于大家普遍關注的補貼方式,按照補貼對象參保情況,具體分為三種方式。
首先,補貼對象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對象在當地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且處于繳費期的,將補貼資金計入其個人賬戶,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關規定進行計息和管理,待其達到領取待遇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有關規定享受相應待遇。
其次,補貼對象在異地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已經領取待遇的,將補貼資金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三,補貼對象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對象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處于繳費期的,為其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臨時個人賬戶,用于計入補貼資金,并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進行管理。之后補貼對象又在當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將該賬戶資金合并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補貼對象之后沒有在當地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將該賬戶視同為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待其達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進行城鄉養老保險關系銜接。其中,補貼對象在外省(區、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不再進行城鄉養老保險關系銜接,將該賬戶資金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補貼對象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已經領取待遇的,將補貼資金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若補貼對象既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也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且處于繳費期,將補貼資金計入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待補貼對象達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按照人社部發(2014)17號文件進行城鄉養老保險關系銜接。
需要注意的是,對被征地農民的補貼資金不能沖抵本人基本養老保險正常繳費,且不參與繳費年限計算,只參與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核算。
新老政策銜接問題
本意見實施前被征收全部土地的被征地農民,原則上按照原政策規定進行保障。
本意見實施前被征收部分土地且符合當地當時保障條件的被征地農民,除按照原政策規定進行保障外,本意見實施后再次被依法征地的,新征收的部分按照本意見進行補貼。
對于本意見實施前被征收部分土地但未達到當時當地保障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由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具體銜接辦法。
(記者李心萍)近日,人社部對外發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運營2019年度報告。自2016年底正式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較好地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為推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運營2019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各省份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今天(24日)對外公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運營年度報告(2019年度)。根據報告,截至2019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已先后與22個省(區、市)簽署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10930.36億元,均為委托期5年的承諾保底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具有中國特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既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促進了改革發展成果共享,又釋放了消費潛力、擴大了內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為做好2020年度社會保險費征繳和相關待遇核定工作,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省企事業單位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將按照新的標準繳納。省人社廳、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日前聯合下發《關于公布2020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的通知》,新的繳費基數上下限及繳費標準從2020年7月1日起執行。
在王連街道趙家山村的暖心食堂,參加過抗美援朝的96歲老戰士畢家振給學生們講述那段艱苦卓絕的奮戰經歷,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永續傳承。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文安路社區居民:靠我手指的這個方向,往食堂走的這個地方,飯店里的油往下水井里倒,倒得磨磨嘰嘰,淌得能有十多米。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23日在人社部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已全面完成,惠及退休人員超過1.2億人。
一本戶口簿、一張社保卡、一份養老金,記錄了重慶市渝北區“阿妹”生活的大變樣。一些省份反映,在推進貧困人員應保盡保過程中,存在部分貧困人員戶籍不在本地,難以在建檔立卡認定地參保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社會保障網不斷織密扎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養老、失業、工傷3項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6.9萬億元,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規模突破萬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超過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