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6日18:59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 通訊員 崔超 李晉楠 文/圖)學校體育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是立德樹人的育人工程。近年來,鄭州金水區教體局在大課間及學校體育發展之路上著力抓好“四個聚焦”,推動金水區學校兩個大課間活動常態、蓬勃開展,讓體育活動實現真流汗、真喜歡、真普及、真育人。
8年歷程,金水區學校大課間邁向“提質增效”新格局
2011年,金水區以“健康第一、活力校園”為主題,組織各校開展大課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體育、藝術活動。
2012年,經過兩年探索實踐,金水區教體局印發了《關于開展2012年金水區大課間活動的指導意見》,對大課間活動時間、活動形式及實施辦法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河南省率先實施了每天上午、下午兩個大課間制度,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當年,河南省第二屆學校陽光體育推進會在金水區召開,制度化開展每天上午、下午兩個大課間經驗在全省推廣。
2013年,金水區教體局進一步印發了《關于開展2013年金水區陽光體育節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評比工作的通知》,指導學校利用有限場地,結合體育、藝術課堂教學,突出學校傳統項目或特色,科學、合理制定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內容。
多年來,金水區依靠堅持課程化實施、堅持制度化推動、堅持品牌化建設,充分利用場地、合理編排內容,實現了面向全體學生普及,進一步樹立品牌特色、實現“一校一品”,使金水區的大課間享譽多年。
進入新時代,為落實“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啟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學校體育工作要求,金水區指導全區中小學大課間活動開啟了實現“提質增效”目標的新征程。
“提質”即提高質量,指學校要深度融合本校體育文化與學校文化,發揮體育藝術品牌影響力,從而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養成終身體育習慣,通過體育推進學校文化內涵發展,使之成為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增效”即增強日常大課間實效,指學校要通過大課間和體育教育管理,培養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有效提升身體素質,達到科學鍛煉合理有效。
目前,金水區學校大課間聚焦“科學有效”,讓學生“真流汗”;聚焦“興趣需求”,讓學生“真喜歡”;聚焦“全員常態”,實現學生鍛煉“真普及”;聚焦“文化內涵”,實現大課間“真育人”……都正在成為全區各中小學大課間的新風尚。
聚焦“科學有效”,大課間就要“真流汗”
金水區教體局指導學校在設計大課間時,既要遵循青少年運動規律,也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引導學生在大課間中科學運動、達到運動效果,以實現大課間活動科學有效。
遵循青少年運動規律方面,金水區注重從大課間的活動編排、運動強度及大課間目標定位等方面,幫助學生運動符合人體科學、生物學規律,提高自身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
活動編排上,金水區要求各校將大課間活動課程化、常態化,大課間必須包括熱身活動、技能練習、體能練習和放松活動等四個部分,按照人體科學運動規律和學生發展的各年齡段特征進行設計。創新將俯臥撐、側撐平板、反手支撐、蛙跳、跪地后撐、弓步跳、開合跳、扶持手倒立、坐撐提膝等一大批科學鍛煉動作編入大課間,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鍛煉方法。
運動強度上,金水區要求大課間學生平均心率必須達到每分鐘125-135次,練習強度指數達到1.5-1.7,將運動強度控制在中等。在進行大課間評比時,學生運動心率監測數據是考察大課間是否真實有效、運動量安全科學合理的重要指標之一。
目標定位上,金水區逐步形成了“四課+活動”的校園體育推進策略(即課時科學分配、課堂學習技能、課外鞏固練習、課間強化提高、活動融合文化),使大課間與體育課堂教學、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學校體育社團內容相結合,使大課間成為學生強化運動技能、達成運動效果的重要平臺。
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方面,作為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金水區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指導學校將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啦啦操、武術、跳繩、軟式棒壘球、輪滑、空竹等體育項目,經過校本化改造融入大課間,成為金水區大課間發展亮點。
其中重要的校本化改造有兩個方面:一是大課間“一校多品”,即結合社團訓練,將多種運動項目融入大課間,給學生一定選擇空間;二是大課間分層,即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健康發展情況、年齡年級特點,進行運動技能、體能分層練習。2019年鄭州市中小學校陽光體育大課間現場觀摩暨專家指導系列活動在今年4月共分三期舉行,其中第一、第二期在金水區的鄭州龍門實驗學校和金水區緯一路小學舉行。兩校的大課間就分別體現了這兩個重要方面的校本化改造,成為眾多金水區中小學大課間現狀的縮影。
聚焦“興趣需求”,大課間就要“真喜歡”
為使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真正成為學生的生活常態,金水區十分注重在大課間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并努力滿足學生個體需求。
一是提升傳統優勢項目,發揮體育品牌影響力。作為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金水區有一大批各級各類體育項目傳統學校、實驗學校等。比如校園足球,金水區共擁有13所局屬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金水區金橋學校、金水區農科路小學、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和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翰林校區等,將足球基本技能分層次訓練、編排獨具特色的足球操,校本化將足球項目融入大課間,內容不斷豐富的同時,也極大培養了學生對足球項目的興趣。
二是發展新興體育項目,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啦啦操項目在金水區得到快速普及發展,全區擁有全國啦啦操示范窗口學校7所、全國啦啦操實驗學校9所、全國啦啦操四星級俱樂部5所,共成立啦啦操社團31個。
三是深入結合社團活動,滿足學生個性需求。金水區指導學校將大課間與體育、藝術社團相結合,讓更多的孩子在大課間中進行自己喜歡的體育、藝術項目練習,從而形成“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格局。
聚焦“全員常態”,大課間就要“真普及”
金水區要求各校將大課間列入總課表、課程化管理,確保了大課間有目的、有計劃實施,成為學校堅持天天開展的教育活動,更通過體育文化引領,實現家校共育。
以評價為例。在多年實踐積累的基礎上,金水區教體局組織人員深入調研,研究制定了《金水區大課間活動評比表》,共包括運動量監測記錄、學生體能練習、學生家庭作業完成及家長參與、深度融合學校文化及特色體育項目等13項具體評比內容。同時,每學期的學校大課間評比,評價班級大課間整體效果;每學期區域推磨式大課間評比及體育學科學業質量評價,則對學校大課間方案設計及落實情況進行評估。
金水區在對學校進行大課間評比檢查時,不僅要現場監測學生運動脈搏心率,更要檢查平時的脈搏心率監測記錄,以督促學校大課間的堅持開展。在學生評價層面,還要查看各?!斑\動小達人”評比記錄:金水區要求學校每周在學生中評出“運動小達人”,多次獲得“運動小達人”稱號的,評為“運動小明星”進行表彰。
除了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鍛煉一小時,金水區還著眼學生運動習慣養成。一些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及體能練習,除了在課堂學習、大課間練習,還被布置為“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為使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各校還定期舉行大課間家長開放日等活動,邀請家長到校觀摩、和師生共同參加體育活動、學習科學運動方法。
聚焦“文化內涵”,大課間就要“真育人”
著名教育家張伯苓說過:“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睂嵺`中,金水區指導學校用辦學理念引領大課間發展,并通過大課間與學校文化深入融合,進一步豐潤學校文化、推進學校文化內涵發展,努力實現教育“真育人”,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在前不久舉行的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健康體檢反饋會上,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高層次能力”“體育興趣”和“主觀幸福感”等3項指標連續四年顯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被評價為“指向教育內涵發展的學校典型”。
許多學校還將體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豐富了大課間活動內容,更彰顯民族文化特色,樹立學生民族自信。金水區藝術小學、金水區文源小學和金水區文化路第二小學等,都將大課間體育活動與中國傳統藝術深度融合,自主創編京劇操和戲曲自編操,在大課間普及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教育。